从张浚的大营前往陕州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先南下至华阴,然后在折而向东,经潼关而可到达陕州;第二条则是直接渡河进入河东府境内,走一小段陆路,然后再渡一次黄河就可到达陕州州城。就直线距离来讲,自然是渡河取道河东来的快些,但黄河东岸现在有汉军宁河,陕西兵将若是渡河马上就会引发军事冲突。吴氏兄弟料李彦仙必从华阴走,所以吴璘朝南追来,而吴玠也取道华阴准备进入潼关。
谁知道他到了潼关宣布要接掌兵权之事,潼关上的守将李岳、赵开却道:“已领李观察将令,不敢交出兵权。”
吴玠大惊道:“李观察已到潼关了?”
赵开道:“李观察昨日已到潼关,交代下军务后又往陕县去了。吴大人若要过去,我们却可放行。”
原来李彦仙在晋西南一带根基颇深,在河东各地也是人脉甚广,潜出张浚大营后直接向东渡河,在当地士绅豪杰的帮助下过风陵渡直入潼关,所以不但逃过了吴璘的追击,而且比吴玠还快了半天。
吴玠沉吟片刻,说道:“如今我奉张宣抚令谕接掌陕州各处兵权防务,两位若能听我节制,仍任原职。望两位以天下社稷为重,莫为李观察之私恩而负朝廷大义。”
李岳道:“朝廷大义?暗助金人,断送汉家在燕云的数十万大军,也是朝廷大义么?”
吴玠闻言变色,赵开对李岳道:“李兄,不可无礼。”又对吴玠道:“昨夜李观察已有交待,若是张宣抚大军前来,我等便闭门不出,若是张宣抚遣人前来,却可放过去。吴将军若要接掌陕州兵权,何不先去陕县见李观察?等李观察交出兵权,我等自会听将军节制。”
吴玠大声道:“两位真要以私废公么?”
李岳哼了一声道:“吴将军,您是陕西人,我可是山东人!张宣抚断送了齐鲁赵豫数十万条性命,我老家的乡亲可都在望西指骂呢!当初我们在李观察率领下孤城抗金,虽然生死朝夕不保,但个个奋勇自豪,心想便是死在这里也无愧于天地祖宗。但现在一想起山东父老指着我们的脊梁骨骂我便坐卧不安——吴将军,我是个粗人,现在还真弄不懂你说的公私究竟是什么!”
吴玠闻言黯然,赵开也道:“总之请吴将军去陕县吧,等吴将军说服了李观察,我们自然交出兵权防务。”
吴玠自知说不动他们,带了从人便往陕县来,过函谷关旧址后便见陕县处处有备战的迹象,进了陕州州城,李彦仙早已接管全州大小事务,听说吴玠来亲自接入州衙,问道:“晋卿,张宣抚派你来,是要来取我首级么?”
吴玠却反问道:“李观察,难道你真要背叛朝廷,投靠汉部么?”
“投靠汉部,我原无此意。”李彦仙道:“但现在朝廷之举措,却委实令人失望!从今日起,我愿为华夏守土,以待真天子之出世。”
吴玠作色道:“真天子正在江南!”
李彦仙道:“江南也罢,东北也罢,将来谁能兴汉灭胡,便是真天子。在此之前李彦仙当为陕州守土,汉人来任过,胡人来免谈!”
吴玠道:“若种彦崧要从陕州过,借道潼关,你也放他过去?”
李彦仙道:“若张宣抚有饮马燕山之志,要取道潼关去攻燕云,潼关的大门也会为他敞开。”
吴玠喝道:“李观察,为人臣子的本分你都忘了么?”
李彦仙叹道:“晋卿,我这么做,实非本愿啊!罢罢罢……”他取了利剑,剑锋出鞘,剑柄朝外对吴玠道:“晋卿若认为李彦仙当诛,便杀了我去向张浚复命吧。”
吴玠脸色沉重,手按剑柄,眼皮不住地跳,过了好久,终于将剑一推推入剑鞘道:“朝廷毕竟是朝廷,张宣抚于我又有知遇之恩,不能不报……保重!”说完最后一句话便转身上马而去。
不久种彦崧领了五千兵马渡河进入陕州境内,李彦仙并未阻击,但种彦崧兵马来到陕州城外时他又闭门不出,只派人来道:“愿种将军念令祖厚德,勿扰秦川百姓。”又送来粮草若干、书信一封,那书信却是给陕州沿途官吏父老的,通令他们放行勿作抵抗。
种彦崧问随军文臣邓肃道:“此是何意?”
邓肃道:“我揣摩李彦仙之心实不忍叛宋,却又不甘沦为助胡灭汉之罪人,故而如此。”
若杨应麒、萧铁奴到此反而要多几番疑虑,但种彦崧是个坦**的人,对此亦不怀疑,领了兵马向西而来,兵不血刃便过了潼关,进入渭南地界,屯于关西镇,因其兵马过处秋毫不犯,临近父老听又听说是种少保孙子来,有许多都牵了牛羊端了酒水前来犒军。邓肃命随军商人尽数收下,按值给钱,陕民大悦,奔相走告,没几日整个渭南都知道了。
华阴令闭门不出,种彦崧命人传书入内,大意云:我本秦洛子弟,此来非为扰民,但来问张浚因何故通金袭汉,城内军民若还有几分血性,便当出城为我助威,若怕赵氏伪朝廷责罚亦可守城自保,只要尔等不袭我后,我军誓不相犯。
华阴令仍然闭门,但城内守军听到消息,连夜将他绑了,第二日出城押到种彦崧军中。种彦崧对那华阴令道:“人各有志,你虽不识时务,亦无死罪。”便命人将他逐出境去。
华阴守军便请种彦崧入城,种彦崧却坚持不进城,只派了商人入城买卖物资。邓肃领了几个文官进城召集父老,推出一个在当地德望高重的士绅来暂领华阴令之职。渭南百姓闻讯无不心悦诚服,不少豪杰不远数十里前来投靠,华阴当地的驻军也自请编入种彦崧麾下。种彦崧去芜存菁,选了两千人,打入原来的行伍当中,略加整顿后便朝张浚所在的冯翊缓缓逼来。
李彦仙本来还心怀不安,怕种彦崧入关后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待听说了种、邓二人在渭南的作为后大为叹服,对通判赵叔凭道:“其军容军德如此,怪不得山东两河的军民都愿归汉!”
赵叔凭本是赵氏宗室,这时却劝李彦仙道:“观察虽不忍背宋,但今日我等已负背宋之名,建康朝廷也断难再容我等。今日汉军既然有德,何不明白归附?若首鼠两端,恐非英断。”
李彦仙以问属官,职官刘效、冯经,县令张玘,将佐卢亨、邵云等都以赵叔凭所言为是。李彦仙这才下定决心,遣使告知曹广弼愿为他屏障晋西南,这时金军已经开始进攻太原,曹广弼在围城中得到这个消息为之振奋,马上传令,将河东府到解州的军政大权都交给李彦仙处理,又许他在潼关、洛阳之间便宜行事。
李彦仙见曹广弼如此信任,便将最后一丝疑虑也扫去了,一边组织兵力窥视洛阳,一边筹集粮草供给种彦崧。汾河河谷诸州县听说李彦仙加盟人心大定,便是一些墙头草也再不敢异动,晋、汾一带遂成为太原府、太行山两道抗金战线的稳定后方。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