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其他科技方面的成就

清前期在地理学、手工业技术、建筑等方面和前代相比,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

一、地理学

中国的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摆脱历史的附庸地位,而逐渐走向实地考察,是从明代开始的。伟大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应运而生,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清朝建立后,继续重视实地考察,在地图测绘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清前期,清廷曾两次派人考察黄河源头。第一次是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月。康熙帝派遣侍卫拉锡等往探黄河源头,要求务须直穷其源,凡流经等处要详细记述。拉锡等人受命后,五月中旬至青海,六月上旬至星宿海东,见鄂陵泽周围200里,而登山远眺星宿海,则见星宿海源头有小泉万亿个,周围是群山。南面是古尔班吐尔哈山,西边是巴尔布哈山,北边是阿克塔因七奇山。每座山下都有许多泉,三山泉流出三支河,三河东流入札陵泽,自札陵泽一支流入鄂陵泽,从鄂陵泽流出,便是黄河。此外,他山泉水与平地泉水流为小河的也非常多,都归入黄河东流而下。六月中旬,拉锡等人考察黄河源头结束后,开始返回。当他们登上哈尔吉山的时候,见黄河东流至呼呼托罗海山,又南流绕撒除克山南,北流至巴尔托罗海山南。到冰山的时候,看见冰山最高,云雾遮蔽。蒙古人说此山长300余里,有9个高峰,自古至今没听说过冰雪消融,经常飘降雨雪,一个月里只有三四天晴空。自此回行16天,至席拉库特尔地方,又向南行,过僧库里高岭,行百余里至黄河岸。见黄河自巴尔托罗海山向东北流,于归德堡北、达喀山南,从两山峡中流入兰州。自京城至星宿海,共7600余里。宁夏西有松山,至星宿海,天气渐低,地势渐高,人气闭塞,故多喘息。[44]虽然,拉锡等人所说鄂陵泽和星宿海即黄河源头并不准确,但是,这终究是清前期第一次对黄河源头的考察,它所积累的资料对以后考察黄河源头有一定参考作用。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春,因河南省青龙冈漫口,合龙未成,乾隆帝派乾清门侍卫阿弥达前往青海,探察黄河源头。这是清前期对黄河源头的第二次考察。阿弥达考察结束返回复命,并据按定南针绘图具说呈览。阿弥达在奏书中说:星宿海西南有一条河,蒙古语名阿勒坦郭勒,即黄金河,此河实系黄河上源。其水色黄,回流300余里,穿入星宿海,自此合流至贵德堡,水色金黄,始名黄河。在阿勒坦郭勒西,有巨石高数丈,名阿勒坦噶达素齐老,蒙古语即黄金北极星石,其崖壁黄赤色,壁上为天池,池中流泉喷涌,分为百道,全是金色,入黄金河,此则真黄河上源。乾隆帝览奏后,认为所奏河源非常明晰,纠正了康熙四十三年侍卫拉锡关于河源即鄂陵泽和星宿海的说法。乾隆帝还谕示,编辑《河源纪略》一书,把御制河源诗文冠于卷端,凡蒙古地名人名译对汉音的,均照改定正史,详细校正无讹,颁布刊刻,并录入四库全书,以昭传信。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七月,《河源纪略》编成,共36卷,绘图列表,考古证今,杂录沿河所见风俗、物产、古迹、轶事。不过,该书以星宿海西南阿勒坦噶达素齐老上之天池为黄河源,仍然有误。[45]

清前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康熙至乾隆年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康乾盛世”。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治理黄河的需要,考察黄河源头便提到了议事日程。康熙和乾隆年间两次探察黄河源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理学的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密切关系。不仅如此,康熙和乾隆朝还大规模测绘全国地图,这更表明地理学在清代前期确实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清代前期,适应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地图测绘取得了巨大成就。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的地理知识和采用经纬度的测绘方法,康熙皇帝对此十分重视。他在出征和出巡过程中,常令传教士随行,以测量各地的地形、距离与经纬度。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全国统一已经巩固,政治局面日益安定,清政府便开始了全国地图大规模的测绘工作,参加者有西方传教士白晋、雷孝思、杜德美,中国学者明安图、何国宗等人。这次测绘工作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经纬度测绘法。测定纬度,采用“太阳午正高弧定纬度法”,在冬至日测太阳的垂角以推算纬度,以北极星出地高度为标准。测定经度,采用月食观察法,在不同地点观察月食时差计算,以北京为中线,分东经和西经。计数里程,以工部营造尺为标准,5尺为步,360步为里,一纬度合200华里。在测绘过程中,清政府分派人员,前往全国各地。北至蒙古,东北至黑龙江以北,西南至青海、西藏,东南至台湾。测量人员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在十年时间里,一方面勘测各省重要地方,一方面查阅各地志书,进行实地采访。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将各地实测结果汇总,采用梯形投影法,比例尺定为1∶140万,终于绘制成全国地图,即《皇舆全览图》,“关门塞口,海汛江防,村堡戍台,驿亭津镇,其间扼险,环卫交通,荒远不遗,纤细毕载”[46]。康熙《皇舆全览图》以铜版刊印成集,前有总图,后有各省分图。这部地图集是当时世界上地理学的最高成就,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地图中最好的一部,而且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是我国地图绘制史上的重要成果。

不过,由于当时天山南北为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分裂割据势力控制,清政府无法派人去实测,所以,《皇舆全览图》西部只到哈密为止。乾隆朝中叶,清政府用兵西北,平定了准部和回部叛乱,统一了新疆地区,完成西北边疆地图测绘的任务遂提到日程上来。清政府派刘统勋率领何国宗、明安图以及一些外国传教士到新疆伊犁和喀什等地进行测量,“所有山川地名,按其疆域、方隅,考古验今,汇为一集”[47],后来编成了《皇舆西域图志》。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派人根据《西域图志》,参考俄蒙文献,对《皇舆全览图》修订增补,增加了新疆地图,改正了西藏部分的一些错误,西部范围包括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区,称《乾隆内府舆图》,内容更加详细完备。[48]

在述及清前期地理学成就的时候,还应提及刘献廷的地理考察活动及其地理学革新思想。刘献廷,字君贤,又字继广,号广阳子,顺天府大兴(今北京市)人。他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清朝修明史,他应邀参加编撰工作,不署衔,不受俸,不受官职。他还参加了《大清一统志》的编修工作。他考察过全国许多地方,览山川形势,观民风土俗,访遗佚,交豪杰,以便增加对古今成败是非的认识,拓宽心胸,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他在修史时表现出的新的地理思想可以概括为:在疆域之前,别添数条,先以诸方之北极出地为主,定简平仪之度,制为正切线表,而节气之先后,日食之分秒,五星之凌犯占验,皆可推求。以简平仪正切线表为一,则诸之七十二侯各不同,如岭南之梅,十月已开,湖南桃李,十二月已烂漫……今于南北诸方,细考其气候,取其确者,一侯中不妨多存几句、传之后世,则天地相应之变迁,可以求其微笔……而其人情风土习俗之征,皆可按律而求。在地理研究中,刘献廷也提出了新的概念和方法。他认为地理研究应包括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地理分布概况,自然界活动的规律等。这一认识在当时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49]

二、手工业技术

清代前期,纺织、陶瓷、铸造、造船等手工业技术有所提高。

粉彩镂空瓷转心瓶

瓷器是我国独创的发明之一,是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发明的。瓷器虽然和陶器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它们的烧制过程极为相似。明代烧瓷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精致白釉、彩瓷、一道釉驰名中外。清前期瓷器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在造瓷技术上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在一道釉方面,康熙年间烧制的天蓝、翠青、碧青、苹果绿、娇黄、吹红、吹紫、吹绿最好。雍正年间的胭脂水、油绿、天青,以及仿汝、仿官、仿钧、仿龙泉等仿古瓷器配料准确,火候掌握恰到好处,使人真假难辨。乾隆年间生产的各种宋釉,五彩最好。在红釉方面,康熙年间的鲜红、郎窑红和乾隆年间的仿宣德霁红以及矾红、釉里红等,比明代取得了更新的成果。在彩瓷方面,康熙年间的素三彩、五彩和雍正、乾隆年间的粉彩、珐琅彩等均名闻中外。

镀金净水铜瓶

铸造业中有色金属的冶炼方面,明代已经大规模地进行金属锌的生产,镍白铜的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活塞式风箱的鼓风机开始使用,焦炭已经代替煤作为燃料,用泥范铸造大型和特大型铸件达到了新的水平。这一切,为清前期有色金属的冶炼取得新的进步奠定了基础。清代前期,内务府造办处设有专职工匠,用熔模铸造(一般称失蜡)较明代又有了新进展。熔模铸造一般采用地坑造型,蜡料由牛油、黄蜡调制(油蜡是十和八之比),泥料中加入炭末以减少收缩,增加透气性,并且使表面光洁。每斤蜡料,配铜10斤。现存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的铜狮、铜象、铜鹤、狻猊等,都是清前期有代表性的艺术价值很高的失蜡铸件。颐和园铜亭的某些构件也是用失蜡法铸成的。

寿星骑鹿铜像

我国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清前期造船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船型方面,有沙船、福船、乌船、广船、两头船、蜈蚣船、连环舟、子母舟等几百种之多,其中,尤以沙船和福船驰名中外。沙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顺风逆风都能航行,稳性好,航行快。福船是一种尖底海船,船身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易于克敌制胜。在船舶设计方面,清朝初年福建省赶缯船的设计,体现了我国古代福船系统设计放样的精华。其特点是方法简便,效果良好,整体局部巧妙结合,表现了我国船工的智慧和创造性。在造船过程中设计船坞,利用船台造船,利用滑道使船舶下水,反映了当时我国造船业发展的水平。在船舶性能方面,清前期各种船型当中,如淮扬课船、江西红船等内河船,都具有快航性能。此外,由于水密隔舱,还具有抗沉性、适航性、稳定性。在船舶动力方面,充分而灵巧地利用风力,反映了我国古代船舶技术的高度发展。清前期帆船篷帆简化到一桅只有一帆,反映了利用风力效率的提高。在航海技术方面,还在明代,我国天文航海技术就有了很大发展,已能利用“牵星木”方法观测星的高度来定地理纬度。在航海中还定出了方位星进行观测,以方位星的方位角和地平高度,决定船舶夜间航行的位置。地文航海技术,包括航行仪器如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的发明和创造,以及针路和海图的运用等,也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清前期保存下来的许多海图,证明了当时高水平的航海技术。

宁波船

三、建筑技术

清前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统一的增强,宫殿、园林、寺庙等建筑盛极一时,在工程技术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辉煌壮丽的北京故宫建筑群,原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全部宫殿和庭院,共占地72万多平方米。从总布局上说,这座建筑群分前后两大部分,俗称外朝和内廷。前部主要是宫殿,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以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后部由乾清宫、坤宁宫、东西六宫组成。全部宫殿共约9000余间。宫殿群的外围,用10米高的紫禁城和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起来。紫禁城南端大门午门上有五凤楼,重檐飞翅,黄瓦红墙,气势雄伟。太和门内,广阔的庭院中央,耸立着黄瓦红墙、巍峨壮观的太和殿,下有三重汉白玉栏杆的须弥座承托,周围廊庑环抱,崇楼高阁错落其间。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太和殿开始重修,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告成,共用两年多时间。太和殿是清朝举行盛大庆典的场所。重修后的太和殿殿宇高大,气势宏伟。宫殿基高2丈,殿高11丈,广11间,纵深5间,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大殿正脊两端的龙吻,高达3米,檐角上排列的小兽整整齐齐。太和殿不仅外观雄伟,殿内建筑也十分壮丽。殿堂内开阔高大,72根大柱擎立其间,大殿中央,设有2米高的地平台,上设金漆雕龙宝座,宝座周围6根高大蟠龙金柱,每柱雕一巨龙,龙身缠绕全柱,柱下绘有海水江岸花纹。天花板正中有一盘龙金凤藻井,倒垂着轩辕宝镜。太和殿前面,广场宽阔,占地约3万多平方米。重修后的太和殿反映了清前期宫殿的建筑水平。谈到清前期太和殿的重修,还应述及该工程的主持者梁九。梁九是顺天府木匠,整个太和殿的外形轮廓,结构组合,都是梁九精心筹划。大殿梁枋檩柱,飞檐斗拱,部件数万。梁九为了准确施工,预先手制木殿一区,以寸准尺,以尺准丈,不过数尺许,而四阿重室,规模具备。梁九的技艺被人称为绝技,反映了清前期建筑工匠的高超水平。

太和殿

除梁九之外,雷发达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师。雷发达是江西南康人,后来迁居南京。他自幼就喜爱木工技艺,努力学习绘制设计图样的技术,很快闻名于世。康熙初年他应召进京,参加修建皇宫的工程。由于他才艺超群,担任了工部“样式房”掌案,几十年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了一套建筑设计的技术。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雷发达病逝,其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先后几代从事“官式”建筑,参加过宫殿、园林、陵寝等很多重大工程的设计和营造。特别是在建筑设计图样的革新创造和“烫样”的广泛应用方面,对建筑学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雷家设计图样的特点是:通盘规划,程序井然,平面图与个体透视相结合。雷发达及其后世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高超技巧,为后来的著名建筑专著《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工段营造录》奠定了基础。

圆明园在园林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它是清前期修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前后历经150多年时间,共占地5200亩。在大面积的平地上挖湖引水,堆山砌石,建筑数量多,类型复杂,殿、堂、轩、馆、廊、榭、亭、桥、楼、阁、厅、室应有尽有。在建筑布局上,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把绝大部分的建筑物集中为许多小的群组,再分散配置于全园内。在个体形象方面,小巧玲珑,千姿百态,广征博采大江南北的民居,出现了多平面形式,如眉月形、字形、工字形、书卷形、口字形、田字形,乃至套环、方胜等。圆明园集我国古代建筑之大成,达到了新的高峰。还有一些外国形式的建筑,例如供奉佛像的舍卫城,是仿效印度古代桥萨罗国的国都兴建的。长春园北部的西洋楼,则表现了对欧洲建筑和园林技术的吸收与融合。

承德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山麓中修建的寺庙群,即承德外八庙,代表了清前期寺庙建筑技术的水平。外八庙自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陆续修建,原有寺庙11座,现仅存7座。外八庙集中、融合了我国汉、藏等各民族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充分体现了多民族建筑风格的结合。在建筑材料上,除砖、石、木之外,大量使用琉璃瓦。在建筑形式上,各庙主体建筑各有不同。普乐寺的旭光阁为圆形,殊像寺的宝相阁为八角形,普陀宗乘之庙,主体建筑大红台通高达43米,宽60米,远望犹如一块红色屏障。

砖塔建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前期的建筑技术水平。明朝以后,我国砖石建筑有较大规模的发展。砖塔多以六角或八角形为主,高度可达88米以上,内部结构主要采用外壁、楼梯、楼层三者相结合,全部用砖砌出一个整体,而且按层建造塔室。取消空心式结构,全部改为“壁内折上塔室式”结构。塔砖尺寸增大,长38厘米,宽17厘米,厚9厘米。长身平砌,石灰浆做胶泥,塔体更加坚实。外观方面,常常在下几层的塔身和塔檐模仿木结构建筑式样,转角部位施用垂莲柱,平板枋、大额枋的表面雕刻一些花纹。仅仅用砖、木材、黄土等简单的建筑材料,就能建造出大量雄伟的高层古塔,体现了清前期建筑技术上的高超水平。

四、武器制造和军事科学

明朝末年,西方火炮制造技术传入中国,军队中开始使用火炮。清政权还在关外时,在与明朝军队作战中,缴获了这类武器,开始仿造。清朝建立对全国的统治以后,由于统一战争、平定叛乱和抵御外来侵略的需要,对制造火器仍很重视,一些地方设立了炮厂和火药厂。吴三桂等人率领清军和南明王朝作战中,因使用火炮而不断胜利。同样,吴三桂等三藩之乱发生后,清军一度因缺乏火炮而节节失利。为了取得平定三藩的胜利,康熙皇帝命传教士南怀仁制造火炮,特别是适用于山地作战的轻火炮。南怀仁受命后,一年之内便铸成350多门新炮,经过试射,命中率极高,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为了取得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清政府还命令满汉官员捐助鸟枪。这一切表明,清朝建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很重视火器制造的。正因为如此,清前期火器制造一度取得很大进展。清军在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中,在粉碎沙俄军队入侵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火炮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谈到清前期火器制造取得的成就时,人们立即会想起杰出的火器专家戴梓。戴梓,字文开,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他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法、河渠、诗画、史籍等,对机械、兵器制造尤为精通。他出生于官吏之家,自幼勤奋好学,对于兵法战守等器械,尤其用心研习。康熙朝平定三藩之乱时,戴梓以布衣从军。在军队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和仿制了许多兵器。他所造的连珠火炮形同琵琶,能连续射击,解决了旧式火铳用火绳点火、易受风雨潮湿影响的难题,同时也吸收了西洋火器能连续射击的优点,使用方便,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戴梓还奉康熙皇帝之命制造了一种冲天炮,又名子母炮,长2尺1寸,重约300斤,弹道弯曲。这种炮的炮弹大如瓜,用生铁铸成,弹中朝上留有空穴,可装火药。使用时,将炮弹装入炮膛后,再装火门烘药和定炮尺。火门烘药的用药量根据射程远近决定,炮尺目标也随目标远近而定。发射时,先点燃炮弹的炮捻,接着点燃火门烘药。炮弹出膛后,从天而下,片片碎裂,杀伤力极大。戴梓制造的许多兵器,后来都被列入《钦定工部则例造火器式》,成为工部依式定造的样板,全国通用。[50]

乾隆朝中期以后,清政府对制造火器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二月,乾隆帝谕示民壮停止演习火枪。他说:各省地方,设立民壮,是为了巡缉盗贼,防护仓监,协助营兵,同资守御。民壮是由乡民招募充当,与入伍食粮兵士不同。况且火药关系重大,也不便散给人役。如果都使演习鸟枪,并令熟练进步连环法,对于除暴防奸,并无裨益。另外,各省训练纯熟火器的人太多,则又不可不预防弊害。乾隆帝还举例说,山东王伦滋扰一案,就是因为他们不善演放枪炮,所以很快才被平定。结果,清政府决定,各省州县额设民壮,应尽心训练,操演寻常技艺,与兵丁等同资捍御,以收实效,无需演习鸟枪。[51]不久,清政府又决定武科不得改用鸟枪。[52]就这样,火器的制造几乎陷于停顿,更谈不上有所发展了。

清前期军事科学著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雍正年间出版的《灰画集》,反映了军事地理学的成果。该书作者李培,字益谿,直隶蠡县(今属河北省)人。他毕生致力于历史地理学研究,为了吸取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求天下太平之策,写出了《灰画集》一书。该书内容主要是讲用兵韬略,特别论述了怎么样经营天下的策略。作者认为,如果北上,应当先举齐、秦,镇抚荆襄,再伺机出兵京、洛。如果南下,则应是先荆后淮,先淮后江。如果要卫戍京师,必须采取层层设防之策,首先要守住涿州、通州、昌平州、蓟州(今天津市蓟县)这些肘腋重地,其次要守住倒马、紫荆、居庸、古北口、山海关这些重要关口。此外,偏头、宁武、雁门三关,辽东、宣化、大宁(今内蒙古宁城)三地,也都是关系京师安危的重要地区,绝不能掉以轻心。该书作者还提出,应当边外防边,河外防河,即加强京师外围的防守力量,特别是西北防务。该书主张应当大力加强树木的种植,使其成为网络化,形成绿色屏障,则可以有效地阻止敌人骑兵的进攻。

《治平胜算全书》是清前期又一部有影响的综合性军事著作。该书作者年羹尧,字亮工,汉军镶黄旗人,曾官至四川巡抚和川陕总督。年羹尧长期负责西北边防,注重研究军事,《治平胜算全书》既是他研习历代兵书的心得体会,也是带兵作战的经验总结。该书全面论述了如何治军、怎样使用兵器以及战场选择、城池攻守、火攻水战等内容。书中特别强调了训练士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平时训练严谨,战时才能整齐划一。书中还强调了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对于怎样指挥作战,该书作者认为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攻守得宜,对于如何进行夜战、水战、火战,书中也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治平胜算全书》在我国军事科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