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分清三件事

第六卷 第一百零五章 分清三件事

天力灵示: 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这三件事已经清晰地划分了我们自己的界限。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依附他人;别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伞出去,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就得学会简朴生活。

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就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在这个个性彰显的时代,竟然还有如此多的父母越殂代庖,左右儿女的恋爱和婚姻,令儿女或选择孝道,却独自品尝痛苦和遗憾,或坚守爱情,却在愧疚中挣扎,或左右为难,仍在十字路口痛苦徘徊。

这些都是谁惹的祸?这是中国人模糊的界限感惹的祸,就如心理没有断奶的孩子,既有独立的愿望,又有着与母亲分离的深深的恐惧,同时很难形成对事物的判别,常处于两难状态。

中国人的早期教育常常是界限模糊的。当一个孩子自己跌倒,本应该自己爬起来,那是他自己的事,父母却看着心痛,立刻过去扶起,其实,善良的中国父母已经侵入了孩子的界限,孩子的界限感在父母的疼爱中开始一步步缺失。

孩子慢慢长大,有能力独自上学,但因为界限模糊,他或她仍然认为那是父母的事,于是父母背着孩子的书包,早送晚接,风尘仆仆。

孩子慢慢成年了,独立意识开始强化,孩子觉得上什么学校是自己的事,和谁谈恋爱是自己的事,嫁给谁。娶谁是自己的事,但很遗憾,和父母的界限早已被打破,而且被打破已有很多年。而且可笑的是,孩子一边大声宣告“恋爱婚姻是我的事”,一边把找自己做的工作、买自己住的房子看成是父母的事,于是父母在这种模糊的界限中,仍然觉得“你的高考志愿是我的事,你的恋爱婚姻是我的事”,于是开始冲突,于是开始痛苦

在中国,关乎高考志愿、恋爱婚姻这样的大事,也不仅仅是父母的事。还是七姑八姨的事,那份关切似乎全是他们自己的事,看似是一份帮助,一份关心,但却是害了孩子。因为很少有人是以孩子的角度去做考量的,而是把自己当成了那个要娶要嫁的人,把孩子的恋人当成了自己要嫁要娶的人,然后把自己的意愿拿出来,努力的充满热情的苦口婆心的令其意见最终得以实施。

不仅如此,孩子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恋人互动。每天计较着我爱你多些,还是你爱我多些。

不仅如此。孩子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同事互动。本不应该自己承担的,却不会说“不”,本应该自己承担的,却又常常把责任推给他人。

不仅如此,有一天,孩子也有了孩子。于是他或她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自己的孩子互动。

如此继续,会造成很多代际传承模式,造成家庭悲剧的轮回,关系成为一种痛苦的纠缠。

中国是一个重亲情和联结,但缺乏界限感的社会。记得小时候。从城市返回农村的父母因习惯于关着院门,而遭到邻里非议,因为,面对关着的院门,他们不能象走进自家院门一样心无界蒂,院门这个界限令他们很不舒服。

如果界限感仅限于物理上的个人空间或家庭空间的话,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和对个人隐私的日益尊重,中国人的界限感已经大大增强。但是对于心理层面上的个人空间和家庭空间,中国人的界限感依然是非常模糊的,而正是这种模糊的界限感引发了人际关系中的太多的痛苦和无奈。

同时,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很难感觉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然而,犹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基因不同,早期教育不同,童年经历不同,读得书接触的人不同,自然,信念系统就会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有千差万别。

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会意识到这种不同,并尊重这种不同。但如果一个人界限感模糊,面对这种差异,会非常痛苦,于是开始抱怨和不解:“你怎么这么办事?”“你凭什么这样对我?”“你怎么竟有这种想法?”“你的想法好奇怪!”

所以,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吧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冲突。如何才能跨越亲子沟通之鸿沟,实现家庭的和谐,天地人身心灵合一会所除了以“分清三件事”为主题的亲子关系处理问题的主题讲座之外,还积极为会员们提供亲子沟通方面的建议,帮助会员们轻松解决亲子冲突,优化家庭关系!

孩子生气时,父母要保持冷静。孩子火冒三丈,父母可千万别跟着激动,否则接下来只会吵得不可开交。此时父母的最高行为指导原则是:他(孩子)越火,我(父母)越冷。

因为父母一旦以怒制怒,孩子就更有理由相信,他的愤怒是理所当然的:暴躁的爸妈谁受得了?既然老爸老妈态度恶劣,他也没必要和颜悦色地回应

。此外,情绪具有感染力,当父母保持冷静,这种情绪安定的氛围也会逐渐对孩子起到正面作用,有助孩子恢复平和

之心境。

批评孩子的行为,而非人格特质。如果要告诉孩子,他有些地方做错了,此时该批评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的人。

当父母批评的是行为,孩子明了,他只要改进行为,就有可能改善他在父母心目中的印象。如果针对人格特质来做批评的话,(例如:“你这个笨蛋!”“你这不争气的人!”)

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对他这个人有成见。既然已看我这个人不顺眼,那无论再怎么改变,父母还是会觉得碍眼,所以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打消了改变的念头。

对人格特质的批评语:“你怎么这么笨,考这么差!”“你是个说话不算话的人,没准时回家!”“你老是撒谎!”

对行为的批评语:“这次考试,你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很不可取。”“你没做到答应我的事,造成大家许多困扰。”“你去了网吧却没有告诉我,让我很担心。”

当孩子分享心事时,不作出早就了解的模样。青春期孩子常常觉得自己的感受是独特而唯一的,所以当大人一眼就看穿他们的行为动机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无趣而不爽。 比如,孩子回来告诉家长。班里有个男孩子,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都在低头读书,自己从不吃午餐。问他,他总说自己不饿。直到有一天。老师对大家说, 这个同学家里很穷……孩子好像有了天大的发现,语带惊奇地说:“爸, 原来是这个原因呢!”而此时爸爸却说:“这还用问吗,当然是这样啊。”如此“想当然”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被浇了一头冷水,和父母交流很没趣。

再举个例子。周末孩子用发胶做了一个新发型(正准备出门),爸妈一眼看穿他的心事,马上追问:“今天这个聚会有女孩子是吧?”这么做会让孩子举得十分不悦,感觉好似逃不出父母的手掌心。

对孩子年轻的心灵来说,世界中有许多新鲜的事物,等着他们去接触体验。当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些成长的心得,父母应该用积极配合的态度来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听孩子的心声,而非父母自己的角度,就能跟孩子做真实的交流。回答上面第一个例子,较好的回答是:“真的啊。这还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呢!”

尊重孩子的隐私。青春期的孩子喜欢被当成大人对待。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空间,允许他们保有自己的隐私。所以一些福尔摩斯的侦查举止,其实都不该出现。例如偷听孩子打电话,偷看孩子日记,或者是上网看孩子的留言等等,这些行为美其名曰是为了了解孩子,事实上,家长做了一个很糟糕的示范——只有我们自认是在关心别人,就可以不在意别人的隐私。而这往往是破坏孩子对家长信任度的首要杀手。

所以,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来制订一个专属的“孩子的隐私合同”,写下什么事情是父母想知道的也可以知道的,而哪些事属于孩子的隐私。订好后父母就该完全尊重, 不侵犯孩子的权利

当顾问,不当领导。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敏感,所以父母说话时的语气就变得十分重要。如果父母开口就是下命令——

“你应该……”(你应该用功学习,你应该收拾房间……)

“你不能……”(你不能出去玩,你不能变发型……)

就说明父母自视是孩子的领导,当领导说话,孩子只能接旨服从。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当成大人,受到尊重时才能与父母理性沟通。因此,“领导”型父母在亲子沟通上常会吃闭门羹。

换一种语气就会有效多了……

“我建议你可以考虑……”(我建议你找个时间收拾房间……)

“我建议你,……可能有……坏处。”(老妈提醒你,剪那个发型可能会让老师 有意见……)

这样如顾问般的开口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受到尊重,同时也能表达父母的关心之意 ,一举两得。因此,聪明的父母做顾问,而不是做领导,才能贴近孩子的内心。

不说“但是”。有些父母听从心理学家的建议,常找机会和孩子交流,要听孩子说话,于是他们耐着性子听完了孩子要说的事,接下来就说:“是,我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的想法是错的。”

有些父母也的确花了时间称赞孩子,说出口的却是:“你很聪明,但是就是太懒了些”。

这些原本想传达善意的沟通,会因为父母所用的“但是”一词,而导致前功尽弃。

因为孩子老早就学会了,“但是”二字之前都是场面话,只有“但是”后面接出口来的话,才是父母真实的心声。

例如,父母说——

“想打球是好事,但是现在应该以学习为重”

这样的话传到了孩子的耳朵,他们所听到的意思就是“除了学习,一切免谈!”

父母前面的那些善意,就完全被抹杀。所以,建议父母在跟青春期孩子互动时,要尽量避免“但是”这个词出现在关键时刻的对话当中。

不说“但是”,那该说什么呢?

建议父母用“如果……会更好”来取代:

“想打球是件好事,如果你能先把功课做完,那就更好了……”

再举个例子:

“我知道你累了,但今晚的喜酒,你一定得陪我们去。”

这句话稍做修改,孩子听起来就顺耳多了:

“我知道你累了,其实爸爸、妈妈也很心疼,如果你能够打起精神,陪我们去喝喜酒,还可以见到你最喜欢的堂哥,你也会很开心的

。”

澄清语意的沟通法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对父母的意见有过多解读,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情绪反弹。为了避免这样的误会,父母可以用一个很好的沟通方式,就是做语意上的澄清——

“我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是……”

例如,可以如此说:“我的意思不是想管东管西,限制你的自由,我的意思是,我有些担心,你晚上不睡觉,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

又比如:“老爸、老妈的意思不是说你的朋友都不好,我们的意思是说,他们的想法也不见得都对,你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做建设性的批评。在孩子行为不当时,父母应使用建设性的批评技巧来开口,以成功地协助孩子矫正行为。

例如,孩子早上出门,来不及吃早饭。

伤害性的批评——“你看看你,又起来晚了不吃早饭,你每天都这样,你就是赖!”

建设性的批评做法:

步骤1:说事件

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首先应该交代自己所指的是哪一个事件。

比如:“你今早起晚了,出门没吃早饭。”

步骤2:说感觉

父母接着应该说明自己的情绪状态。

比如:“我很担心,你这样做会伤身体。”

或“我有些生气,因为你答应要吃过早饭再走,结果却没做到。”

步骤3:说期望

表明自己对孩子行为改变的期望。

比如:“我希望从明天开始,你每天都吃早饭。”

步骤4:说好处

说明这样做的优点,对孩子的好处。

比如:“我相信这样一来,你就更有精神,也能长得更高!”

一气呵成,就会是:“你今早起晚了,出门没吃早饭。我很担心,你这样做会伤身体。我希望从明天开始,你每天都吃早饭。我相信这样一来,你就更有精神,也能长得更高!”

掌握了以上的原则,父母就能轻松地避开亲子沟通的地雷。矛盾不在,和孩子就能沟通无碍!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