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小姐姐好会哦

2020年的春节格外与众不同。原以为闭门不出的偷得浮生几日闲,从一开始就兵荒马乱。

初二早上,小穗还没睡醒,就被微信群里狂轰滥炸的信息吵得不得安宁。

摸出手机看了一眼,她蹭地从**爬起来。

业主群里有人上传了照片,一夜之间附近的超市货架几乎被搬空,生鲜蔬菜尤其被众人哄抢。

群主号召大家理性对待,没有确切的消息说城内会断粮断供,不要人云亦云地跟风。

可是,大家都有从众心理。菜价几番上调,前两天连北方冬天最常见的大白菜,都涨到了几块钱一斤。所以一传外地蔬菜进不了本城,很多人马上就信了。

小穗赶紧打开常用的到家买菜APP,同样的情况,很多蔬果都标识“缺货中”,剩下些土豆茄子,也显示仅剩几件了。

关键时刻,还得靠人肉跑腿啊!

她胡乱套上厚衣服冲向超市,和一群大爷大妈摩肩接踵的混在人群里疯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也怕假期里忽然没了口粮。

结账排队足足排了一个小时,她的围巾早在人多的地方不知道被挤到哪去了,白羽绒服上黑一块绿一块,不知在哪蹭的。

小穗只抢到可怜巴巴的一袋绿叶菜,但蔫头蔫脑的并不新鲜。

她怏怏地出了超市,还没走到家,收到一条新的手机新闻推送。

“本市工商和市场管理部门召开紧急发布会,澄清蔬菜供应渠道畅通,小长假期间不会出现物资短缺问题……”

得,她还白折腾了。

微信微博上无数的专家现身说法,一次性口罩必须注意消毒,不能长期使用。

丢弃的时候还要防止污染环境,或者有不法分子二次回收利用,必须做一下特殊处理。

眼看家里库存的口罩越来越少,小穗不知道还能再撑上几天。

这时候国内的口罩生产线还没有大量扩产,著名车企、电器企业还没有投入生产口罩的大军,医用口罩一时成了市面上的紧俏商品。

超市的口罩早就售罄了,电商平台上的正规产品也要每天十点钟去预约抢购。

几千万人的预约量,商家备货只有区区几万只,抢中的概率堪比汽车指标摇号,光靠手速和网速根本使不上力。

幸好小穗认识的人多,问了好多朋友,找到一个渠道,从美国跨洋直递加价买了几十包。

这天,她叫了顺丰快递上门,在家门口把包裹铺开,按照不同的地址分别寄出去。

有寄回老家的,有寄给小舒他们一干老同学的,有寄给同城朋友和老同事的。

哦,还要给廖驰寄一包,小穗在手机上重新下了个单。

虽然估计以他的人脉不一定缺,让新老板知道她挂念的心意最重要。

小穗在这方面很看得开,所以在上家公司人际关系一直不错,也不怕被人说刻意逢迎讨好上司。

人情往来,有往才有来,不过是捎带手的事。

快递小哥挨个录入包裹的地址,还需要好一会儿。小穗戴着一次性手套,正在边上无所事事地看他整理单子,对门咔哒一声,开了。

周望川出来扔垃圾,正好闷在家里半天了,打算下楼活动活动。

刚接完老李的电话,谢绝了他要带人过来拜年的提议,和他说今年走亲访友的活动一律取消,客户也不例外。

早晨社区书记在群里发通知,小区明日起开始封闭管理,外来探访人员不允许进入小区。老李想来,连小区大门都进不了。

看楼道里一地的盒子和正扫码录单子的快递员,周望川差点以为她是开网店的淘宝卖家了。

这几天,两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碰过几次面,也许是那一盒饺子成了友善的敲门砖,他们之间比以前熟稔了不少。

小穗先叫他:“呀,朱先生,你先等等!”

他关上防盗门,没按电梯,问:“有事?要帮忙?”

小穗从箱子里取出所剩不多的两包:“喏,给你留的。”

“口罩?”外包装上都是英文,但浅蓝色的图案很是醒目,周望川意外,“你哪来的这么多?”

“托国外的朋友,八万里加急寄回来的。她在海外旅居多年,很担心国内疫情的情况,所以到处狂扫货,给我们一群朋友每人都寄回了一大包。”

数量确实壮观,周望川点点头。她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说起来交际面还挺广。

“这些呢,是要卖的,还是送人的?”

小穗说哪能卖呀,那不成投机倒把了。

她把盒子抱在手里,也不着急推给他,浅笑道:“你看,天南地北的都有。她本来想直接从美国发货,但国内清关手续太复杂。所以我帮她给各地的朋友匀着寄了一些,算是成全她的爱心了。”

这话说得有几分巧妙,来龙去脉的她没必要和他说的这么细致。

周望川一听就明白她的用意。不明说让他接受,但又说送了很多朋友,然后把爱心的事稍稍一拔高,他想拒绝都不好找理由。

他周围见多了那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老油子,但也得承认,她很懂得不动声色地让听者让步。

打了几回交道,他发现她挺适合做销售,年纪不大,堵人的可塑性极强。

周望川直接问:“多少钱?我转给你。”

“不用,你别总这么客气。”

小穗说得圆融,“就当是来自邻居的一点善意。各扫自家门前雪太冷漠了,特殊时期大家更应该互帮互助。收钱的话,就不是那个意思了……”

善意是善意,网上小店里医用口罩已经被炒到快十块钱一只了,而且行情还在水涨船高的不断上调。

周望川也被不少人询问有没有这方面的渠道,不过他一个做芯片的,和做口罩的工厂实在没交集。

他接过来,拿在手里看了看标签,徐徐说:“不如,我微信转你。”

微信……小穗闭嘴,默默脱下手套,掏出手机,调出二维码名片。

紧绷着脸伸手:“好,你扫我吧。”

他在微信上点击的空当,她自己给自己找补:“这真不是钱的事,你实在觉得过意不去,我也理解……”

好友申请发过来,单单一个“川”字,简洁利落如他本人。

小穗通过,顺手把自己的微信昵称也改成了一个字,“穗”。

他在手机上继续操作,随口问:“实习的工作是做什么的,有没有考虑过销售?”

“销售的工作要求多高,我不大行的。”小穗笑得双眼一弯,“不过,你们公司招销售的话,你帮我引荐一下也行啊。”

周望川低头没回答,身后快递小哥忙活半天终于搞定,把所有包裹扔进手推车,叮叮啷啷地一阵响。

他大嗓门地喊了一句:“您二位慢聊,我先走了!”

小哥凑近小穗,一挥拳头,摆出加油的手势,“姐,没看出来你还是个高手!”

下楼前,他顺手帮周望川把垃圾提走,还不忘隐晦地和小穗挤眼睛,“小姐姐好会啊!”

把小穗闹了个大红脸。这小哥人挺麻利痛快,就是太多嘴。

周望川没听懂:“会?会什么,他什么意思?”

小穗装傻充愣地,瞪着圆眼睛摇头:“不知道啊,我会什么?我什么也不会。”

回家收到他的红包,好大一笔巨款,小穗惊呼:哇!土豪。

她很开心,去超市时顺便买了一个垃圾桶,专门放在两人楼层安全通道的出口,歪歪扭扭地贴了个“回收旧口罩专用”。

初五,全国假日办统一发布了一则文件,“建议企事业单位将今年的假期延长到正月十五,非必要不提前开工。”

小穗闲得每天大把大把的时间空下来,除了做家务,就是摊在沙发上追剧。肚子上的肉肉吹气球似的鼓了起来,郁闷得她差一点就要立志也学周望川下楼跑步了。

当然并没有成功,她对运动的恐惧,比对肥胖更甚之。宁可管住嘴,也不迈开腿。

初六,她正发愁如何在家再熬过漫长的下一周,廖驰来了电话,通知她按原定时间办理入职。

很多工作箭在弦上,廖驰的原话是,工作形式可以协调,在家办公也问题不大,但进度一天也拖延不得。

小穗这头表示OK。一个假期一直是离职无薪状态,没有经济来源,她自己也有点心慌。

新老板有他的原则,她刚开始,肯定更要百分之二百的全力配合。

云驰科技的大楼坐落在科技园北区一个独立的小院里,第二次踏入公司,小穗的感觉比上次踏实真切了很多。

朴实无华的六层小楼,楼顶立着靛蓝色的logo,看起来当然没有CBD写字楼那么耀眼和Fancy。

但楼前大片草木的绿化几乎占到了院子面积的一半,错落蜿蜒的石径延伸其中,和城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比,也别有一番生趣。

小穗最先体会到的,是公司的效率。她以为入职手续要很久,实际全套办下来连十分钟都不到。

前台保安登记完,仍不让她进。说除非有特别的出入证件,谁也不允许进入工区。

小穗在大厅接待处等了一会,人力资源总监许嘉玲出来迎她。

“抱歉,公司内部在集中消毒,员工不能进出,园区最近管得特别严格。”

许嘉玲看起来三十岁左右,个子高挑,穿一套同色的西装套裙,干练中透出一丝女性的斯文。

她的五官小穗看不清,隐藏在厚厚的口罩之下,估计至少戴了两三层。眼神亲和,却带着HR惯有的审慎和打量。

小穗笑:“没关系,严格一点才安全。”

“廖总昨晚和我说你今天入职,上午我让部门同事把所有文件都准备好了。”

许嘉玲递给她一个Pad,“你在这上面填一下基本信息,生成内部账号后,剩下的入职程序,系统会自动给你发短信,你用手机电子签就可以。”

系统页面很简单,小穗逐个输入自己的信息。到英文名字这里,她好奇地多问了几句。

“公司员工一定要用英文名吗?”

“是的,工卡、邮箱等等都是英文。”许嘉玲解释,“这个习惯源自廖总。咱们廖总是海归派,喜欢洋气,刚任副总时让我们把所有系统规则都改了。”

小穗刚刚听前台打电话的时候,管她叫许总监,这下更觉疑惑。

“那为什么大家称呼的时候不用英文名,而是直接用中文的某某总、某某经理呢?”

许嘉玲的话说得耐人寻味:“名字是一回事,文化又是另外一回事。有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就要入乡随俗,我们HR也改变不了。”

公司是一家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这一点就像人的基因,不是说改就改的,谁也没法一蹴而就。

许嘉玲在前台把工作电脑交接给她,给她一份回去要电子签的清单,就说她可以回家了。

小穗对公司的效率很满意,一切流程电子化,高科技企业果然不一样。

但她还是在许嘉玲的话里品出了别的味道。文化再虚,也是事在人为。

现成的规则不用,反而让新人入乡随俗。入公司的乡,随谁的俗呢?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