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八章战
第两百二十八章ji战
几小时后,设伏在罗赛思港外的德国潜艇向大洋舰队发回了“敌人舰队出航”的电报。而德国的“诱饵舰队”也早在英国人的监视之下。几乎倾巢而出的两支舰队都认为自己的“诱饵战术”获得了成功,他们相向而行奔赴预定战场。这时,无论是舍尔还是杰利科,都未预料到对方舰队已经全数出动。更未预料到在不久之后,他们将亲自参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舰队决战。
就在此时,另外一支舰队在跨越了小半个地球后同样来到了北海。
这支舰队挂着蓝底麒麟踏水旗和中立国旗帜,不紧不慢的通过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大西洋进入北海,航行到了北海一带。
中立国指处于两个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不倾向任何一方,不参与战争并取得法律地位的保持中立状态的国家。一般把中立国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战时中立国也叫“局外中立国”;永久中立国是指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必须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当中立国宣布中立后,既要对交战国保持不偏袒的态度,也要对交战国的任何一方不得予以提供与战争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援助。
而战争开始就立刻宣布中立的中华帝国显然是属于战时中立国的一份子。当一战正式开始后,中华帝国就停止向同盟国输送军火了,至少在明面上是这样。
当然,就算是中立国,派遣一支舰队在这个敏感时期来到北海是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的。不过,虽说这是一支舰队,其实也只有两艘战舰,在茫茫大海之上,两艘战舰的确算不上什么,虽然这两艘战舰实在是太大了点。
平海级高速战列舰。
排水量:42000吨(标准),50000吨(满载)
外形尺度:长255米宽34米吃水10米
动力:12台憋气四型高压燃油锅炉,四台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50000马力推进:实际稳定最大功率170000马力4轴4桨
航速:31节;载油8000吨,续航力:9000海里/19节,10000海里/16节。
武备:十二门四座三联装lk-3型380毫米50倍径主炮,主炮高低射角12门6座双联装150毫米/55倍径副炮;8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2座四联装530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主侧舷装甲320毫米表面渗碳硬化钢,双层装甲甲板,上装甲甲板60-100mm高强度匀质钢,主装甲甲板80-120mm高强度匀质钢,弹yào库侧壁装甲80mm高强度匀质钢,司令塔立面装甲300mm高强度表面渗碳硬化钢。
主炮塔装甲,正面320mm表面渗碳硬化钢,侧面240mm表面渗碳硬化钢,顶部220mm高强度匀质钢,背面200mm表面渗碳硬化钢,炮座320mm表面渗碳硬化钢,
防雷装甲80mm高弹性匀质钢。防雷系统设计要求抵御300公斤tnt炸yào
装甲总重量约18000吨
定员:1000-1200人
平海级战列舰可以说是罗凯手下的巅峰之作。现时大部分国家的军舰主水平装甲大都是布置在主舷侧装甲上方,与主舷侧装甲上方边缘连接,构成一个密闭的装甲盒。
但是罗凯设计的平海级战列舰则不同,它采用了一种装甲堡延展结构的装甲布置方式,其主水平装甲位于主舷侧装甲一半左右位置的腰部,在靠近舷侧的两端以小俯角向下倾斜,延伸到主舷侧装甲的下部位置与之相连,这样的主水平装甲在横截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穹顶,被称为“穹甲”
穹甲顶部位于水线附近,在军舰处于作战常态排水量的时候则往往位于水线以下,这就使得敌方炮弹在穿过其主装甲带后还必须再穿过这层装甲,才能进入该舰的机舱、锅炉舱、副炮弹yào库和主炮弹yào库。
虽然穹甲布置缩小了舰体核心舱室的空间高度,但这个问题在舰体主装甲区的巨大长度上得到弥补,从而保持了该舰核心舱室的空间总量。其380mm主炮弹yào库,锅炉、轮机、副炮弹yào库,高炮弹yào库,锅炉舱到轮机舱的蒸汽输送管道,贯穿全舰的纵向主电缆通道全部布置在了80-120mm穹甲的下方,容纳的设施比大部分其它国家的新式战列舰还多。
这次罗凯手下两艘最强战列舰冒险前往北海,其具体原因除了当事人外对于各国来说都是一个谜团,总之时间能够表明一切,迫于日益强大的中华帝国的海军实力,各国都选择沉默以对。
5月31日14时,贝蒂海军中将率领的英前卫舰队到达了合恩礁以北海域。此时,在贝蒂舰队以东的海面上,希佩尔海军中将率领的德前卫舰队也正按平行的航线向北行驶,其后40海里处是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主力。
贝蒂和希佩尔谁也不知道敌人就在自己不远处,眼看这两只敌对的舰队就要擦肩而过,但命运的玄妙安排硬是把这两个死对头拉在了一起。
希佩尔海军中将在他的旗舰留佐号上收到埃尔平号发现敌情的报告后,即下令所属各舰转向东南,尽量将贝蒂引向大洋舰队主力。
“战斗巡洋舰全速前进,战列舰紧随其后,各舰与主力舰队保持紧密联络”
贝蒂见希佩尔要溜,便下令让舰队立刻追击。他的行动太过急切,以至于手下4艘威力巨大的战列舰未能看清信号而掉队10多海里,这样就使得拥有六艘战列巡洋舰四艘战列舰的舰队变成了以六艘战列巡洋舰对德国五艘战列巡洋舰的局面。贝蒂对希佩尔本来是10比5的实力降为6比5。
3时45分,日德兰海面,英德海军的两支前卫舰队成同向异舷的航行状态,由于贝蒂在速度上稍快一些,他和希佩尔的距离越来越缩短。与此同时,双方的主力舰队——杰利科舰队距此约20海里,舍尔舰队距此约40海里。但在希佩尔的yin*下,贝蒂逐渐向舍尔所在的海域接近,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当然,希佩尔也不知道在贝蒂舰队之外,还有一支由杰利科海军上将亲自率领的规模更庞大的英国舰队,也正向这里驶来。
3点20分,一艘丹麦籍货轮“弗约尔”号经过日德兰半岛以南海面时拉响了汽笛。
塞德利兹号的了望员发现西方海平面上有大片烟柱,两分钟后他开始认出英国战舰的三角桅杆,那是第二分队的新西兰号和不倦号战列巡洋舰,距离15000米。急促的哨音在德国舰队的甲板上响起,此时希佩尔正躺在德弗林格尔宽敞的军官活动室里,手里端着一杯咖啡。
1分钟后,他站在桅杆顶端的火控室中,用望远镜盯着对手:“荣誉和生命将取决于即将开始的恶战,舰桥上忙乱的脚步大约持续了一分钟,然后一切静下来了。
所有水手相互开着玩笑,调整观测仪和望远镜,放大15倍,希佩尔能够看到己方的巡洋舰和鱼雷艇向两侧退去,海平面光滑如镜,敌人的巡洋舰开始露出模糊舰影,接着出现一些大家伙。六艘黑色、肩宽腰阔的战舰排成两列正向这边开来”
与此对应的,当战斗警告在超无畏舰厌战号上响起时,指挥官杰克只得过早结束午茶。
根据这位名叫杰克的上尉回忆:“当时我正坐下来,桌子上有一杯茶,一小块涂黄油的面包和一些果酱,突然军号响起来了,‘战斗准备’我继续喝茶,心想怎么啦?又要做演习吗?突然发觉这次的号声跟平时不一样,来真的了。我抓起手边零碎跑到炮位,好友帕克比我早一步。带着耳机告诉我,他们出来了,加拉蒂已经看见了。”
3点25分,英国人也开始辨认出德国舰队的轮廓,贝蒂决定从尾部横切对方舰列,此刻只等第5战列舰分队赶上来加强火力。实际上英国战巡此刻正以28节航速前进,而托玛斯少将的伊丽莎白女皇级战列舰最高航速才24节,此刻还有6英里远,于是两支舰队的距离再次拉大。
英国战舰排成两列,一侧是狮号、皇家公主、玛丽皇后和虎号,另一侧是新西兰和不倦。贝蒂发现自己的位置还不够南面,无法切断对方后路,第二战巡分队开始转向,跟在第一分队之后排成单列前进。第二巡洋舰分队则率领着第9第13驱逐舰分队冲在前头。战列巡洋舰的枪炮官们开始咒骂,在驱逐舰喷出的油烟中拼命试图估测德国战舰的距离。与此同时,德国舰队开始转向东南,战列巡洋舰将速度减到第二侦察舰队的三艘巡洋舰开上来汇合。
希佩尔记得自己的角色是诱饵,命令舰队掉头南下,寻求舍尔的主力舰队接应。他很了解贝蒂的性格,在去年8月赫尔戈兰湾的战斗中,贝蒂曾经指挥他的战列巡洋舰冲进雷区去追赶德国巡洋舰。现在也一样,不管是不是陷阱,他一定会毫不犹豫跳进来的。
双方舰队开始拉近,距离13英里,炮手们摩拳擦掌,一枚枚粗大的穿甲弹填进炮膛,炮塔开始转动,炮筒升至最大仰角,恶意地指着对方。损管队已经就位,医疗官不时探头往外张望。等待已久的战斗终于开始,继1915年1月24日多格尔沙洲之后,双方战舰重新在这么近的距离上相互打量,希佩尔要挽回名誉,贝蒂则要补偿遗憾,十一艘巨舰雄壮的身躯仿佛传说中的史前巨兽,逐渐拉近距离,沉重而缓慢,就像命运的脚步一样不可抗拒。
“我以为自己会很紧张,实际上一点也不”大多数军官如是想道。
“很难形容当时的感受,就像一场板球比赛,轮到你挥拍了,想道的就是要尽量做好,不要去考虑什么后果。一切都取决于自己,没有人会害怕,没有人会想可能被击沉,在这当口有太多别的要紧事。”德国人的想法。
“舰上的每个人,从锅炉工到指挥官都很清楚,他们正要参与一次泰坦巨人之间的碰撞。这样的机会从开战伊始就停留在每个人的脑中,无数次的计划,无数次的祈祷。从维多利亚时代起大不列颠帝国就牢牢掌握着海权,这次会例外吗?”英国人的骄傲。
皇家海军的6万名官兵和公海舰队的4万5千名官兵期待着,医生开始检查氧气面具和急救箱,炮手把棉球塞进耳朵。历史的转折点就取决于每个人的表现。“幕布已经拉开,演员都已就位。”
“我似乎看到古代勇者的英灵正在远处浪尖上出没,在炮筒前方闪耀,在云层上低语,评论我们这代人的价值。”
希佩尔在吕佐号的控制室中再次交代开火射击的每个环节:“这时候任何错误都将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他把嘴里的雪茄换到另一边,瞪着远处的狮号。
此时德国希佩尔舰队排成两列平行前进,舰列依次是留佐、德弗林格尔、塞德利兹、毛齐和冯?德?塔恩,方向东南。
英国人在右边,打头的是三艘玛丽皇后级,然后是一艘虎级,最后是两艘不倦级。
双方距离20500码,差不多是留佐和德弗林格尔的极限射程,而英国的不倦和新西兰号的射程只有18600码左右,其他英国战巡的13。5英寸炮可以打到23000码距离,虎号可以打到24000码。希佩尔和他的军官们都在纳闷,为什么英国人还没有开火,显然他们的13。5英寸炮具有更远的射程。
根据希佩尔的命令,为了获得更好的射击距离,希佩尔舰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危险区域。数分钟后,希佩尔下令向右舷转2度,进一步拉进双方距离。出乎意料的是,直到18000码,对方依然保持缄默。
狮号上的贝蒂正在焦躁的等待,射击观察员还是没给出信号,德国人已经进入射程,到底是怎么了?
射击观察员的说法是:“可见度时好时坏,这是北海夏季非常典型的天气,薄雾有较大湿度,阳光无法穿透。很不幸的,西方天空很晴朗,地平线清晰,我们舰队的侧面轮廓完全被捕捉到,对方的弹着点也很容易辨认。而我们只能看到德国舰队模糊的轮廓,无法辨认细节,测距员报出的读数也比实际距离大一些。”
紧张气氛在成倍数的增加,德国在最后几分钟已经将射击指挥仪牢牢锁定皇家公主号,就等着旗舰发命令。15000米,最后一次报读数的时候,一声低沉的咆哮响起,旗舰留佐号发出了第一炮。
左舷接敌的旗语升起穿甲弹射击的声音响起,于是炮弹像轰雷一样出膛而去,后面的战舰依次开火,舰列中腾起的黑色烟云中点缀着暗红色火焰,战斗开始了。
14时28分“加拉蒂”号首先向德舰开炮,德舰“埃尔平”也开炮还击,双方展开了一场短暂的炮战。这幕序剧之后,一场总共有265艘各类型军舰,其中英国149艘,德国116艘和10万名左右海军官兵,在400平方英里洋面上展开的日德兰大海战很快就拉开了正剧的战幕。
15时48分,希佩尔命令命令各舰向两万米之外的贝蒂舰队开火,随着德舰发出的第一批炮弹,双方前卫舰队之间的战斗终于打响了。
在德国人开炮后,英国人马上还击,根据纪录,德国舰队3点48分开火,落下的炮弹纷纷打碎了笼罩海面的薄雾,半分钟后狮号的炮弹向那边飞去,接敌的信号旗同时升起。德国战舰从左至右依次分配火力,各自盯着对方舰列中相等位置的对手开火,只有最后的冯?德?塔恩例外,由于数量上少一艘,她瞄准英国舰队最末尾的不倦射击,新西兰号则被忽视了,与虎号一起向毛奇开火。
贝蒂则集中前面两舰的火力攻击留佐,开战伊始英国人表现不佳,第一批炮弹纷纷从德国战舰头顶飞过——依然是测距仪的问题。位于德国舰列另一侧2200码的雷根斯堡号此刻被巨大的水柱和爆炸包围了,处境比战列巡洋舰更危险,虎号找错对手,向这条轻巡洋舰射击了足足10分钟。
德国的12英寸口径大炮的威力比不上英国13。5 5英寸和15英寸的大炮的巨大,但是由于德舰采用了先进的全舰统一方位射击指挥系统,火炮命中率远远高于英舰。
在这种短促的交火中,公海舰队的战舰更有优势。当时德国采用的测距方式比英国的先进。首先由测距仪解算出对手距离,然后在这个读数上增加一定距离,发射第一发,再根据读数发射第二发,最后根据读数减去一定距离发射第三发。
三发的射程间隔相同,时间相近,可以根据弹着点快速修正弹道,这种方式被称为梯次测距。而皇家海军还是采用传统的二分法测距:首先发射一发炮弹,根据弹着点调整下一发射击,直到连续两发炮弹落在对方两舷,再取中间值。用这种方式测出正确距离需要较长时间,加上德国使用的光学瞄准具远远优于英国产品,因此在第一阶段的德舰的命中率较高。
另外,德军的穿甲弹也优于英军。双方交火后,德舰的第一次齐射就命中了贝蒂的舰队,贝蒂的旗舰“狮”号频频被击中。
四点的时候,一枚穿甲弹洞穿“狮”号q炮塔外壁9英寸的装甲板,并在塔内爆炸,半个顶盖被掀到空中,然后重重的砸在甲板上。炮室和装填室中的火yào被引燃,70名官兵几乎在瞬间被杀死。
战舰猛地向右舷转过180度,为敞开的炮塔吹入更多空气,白炽的火舌四处蔓延,眼看殉爆必不可免,炮塔指挥官,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哈维少校已经失去双腿,奄奄一息,他挣扎着爬到通话筒旁,下令关闭弹yào舱门,开始注水,才使2。6万吨的“狮”号免遭覆没的厄运
狮号因此得救,英勇的哈维少校事后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也是本次战斗中给出的第一枚。当火焰蔓延到弹yào库时门刚好被关上,一些战死官兵的手还紧紧抓在把手上。
火焰所到之处,无人幸免,包括在逃生舱口的中尉医疗官和他的担架队也被杀死。他们都是被高温的气体瞬间吞没的,衣服布料还未开始燃烧。死者最后的动作往往是用手护着眼睛,以至死后他们的面容依旧栩栩如生。
三分钟后,更大的灾难发生了,两万吨的不倦号被击中,根据新西兰号鱼雷官的报告:“她的后部中弹,大约集中在主桅和后部炮塔的周围,上层建筑后部冒出大量黑烟,没有观察到火焰,我们以为是交通艇在燃烧。这时我们已经向左转舵,她没有跟上来,也许是转向装置发生故障,两舰的距离逐渐拉大,直到距离我舰右舷500码时,她再次中弹,一发在舰桥,一发在前炮座,炮弹爆炸了,然后一切安静下来,大约有30秒钟。既没有烟也不见火,然后从前往后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
稠密的黑烟和爆炸的闪光把战舰完全淹没,各种东西都被炸到高空,一条50英尺蒸汽推动的哨艇肚皮朝天,足足被炸到200英尺高。”
这让人想起丘吉尔在议会的演讲,无畏舰之间的战斗并不像两名身着重铠的中世纪武士用利剑互砍,而是两个蛋壳在用重锤互砸。1015名官兵就在爆炸中消失了。
德国的s68号鱼雷艇事后从“点缀着数千条肚皮朝天死鱼的海面上”打捞起两名大难不死的幸存者。冯?德?塔恩号在17700码到13450码的距离上累计发射280毫米炮弹52发,150毫米炮弹38发,此刻甲板上欢声雷动,他们击沉了不倦
当消息传到希佩尔那里时,他用怀疑的眼光透过望远镜搜索着海面,来来回回数了几遍,果然对方只有5条船了。于是他赞许的点点头,没说什么,点燃一支新的雪茄,现在双方的数量扯平了。
战斗还在如火如荼,不少参加者并未意识到不倦已经被击沉。就连离她最近的新西兰号战列舰也只有部分人注意到,幕僚向舰长报告说:不倦被击中。于是新西兰将炮口转向德国舰列最末的冯?德?塔恩。这时狮号再次被击中,皇家公主也着火了。
虎号战列巡洋舰的观察哨报告“对方的炮火异常精确,不断对我舰跨射,幸运的是命中不多。我仰着头观察那些炮弹,它们看起来像一个个深蓝色的酒瓶子,直直的好像要飞到你的眼睛里去。最后要么爆炸,要么撞起老大的水花。”
德弗林格尔号上的vonhase则将炮弹形容成“拉长的黑点,越变越大,最后在什么地方炸开。渐渐的我可以预测落点,有些提早落下,有些远远的从头上飞过,有些就会赏光造访本舰。通常它们会溅起巨大的水柱,在空中停留足足有5到10秒钟,水柱从根部到一半高度都是黄绿色的——是苦味酸炸yào。”
贝蒂决定派出驱逐舰争取一点转向的时间。就在他向第13驱逐舰支队发报前,吕佐的一发炮弹准确的擦过主桅,天线不翼而飞。此后的命令只能用灯光告诉皇家公主,再用电报发给全舰队。
4点04分,毛奇在11500码到10400码的距离上向皇家公主射出4发鱼雷,4点11分狮号主注意到舰艉有鱼雷轨迹,另一发从皇家公主的舰底擦过,不知为什么英国的了望哨认为那是来自未交战的右舷,此时在英国舰列左舷的landrail号驱逐舰也报告鱼雷轨迹,同时声称发现潜望镜这条子虚乌有的情报让贝蒂觉得自己正成为潜艇的目标。
几分钟后,两支舰队的距离逐渐拉开,炮手发现炮弹总是过早落下,他们先是瞄准对方水线,接着是瞄准炮塔上部,最后干脆瞄准桅杆,双方都无意在胡乱对射中浪费炮弹,密集的炮声不久即告平息,水手们急着修补,灭火,为下一轮较量做准备。
3点40分,贝蒂发来紧急电报,正咬住五艘德国战巡向东南方开去,看来本土舰队是无法插手了。第3战列巡洋舰分队开始以25节航速离开主力舰队,抢去支援贝蒂。实际上更强大的支援就在贝蒂后方,伊文?托马斯的第5快速战列舰分队正朝着炮声最密集的方向全速赶来,首先发现他们的是德国第二侦察舰队的轻巡洋舰,波迭克少将很快辨认出那是最新式的伊丽莎白女皇级战列舰,赶紧向希佩尔发电报告。
此时距离18600码,英国战舰开火了,波迭克下令一边投放发烟盒,一边尽最大速度逃跑。4点10分,希佩尔觉察到贝蒂的的小动作,下令转向西南,恰巧进入了英国战列舰的射程。
“就像传说中的九头蛇一样,英国佬又变出了四艘强大的战列舰来取代刚沉没的不倦。”德国战史如此记载。
4点06分,英国战列舰的舰炮发话了,巴勒姆瞄准德国战舰炮口的闪光,用15英寸穿甲弹在19000码的距离一炮击中冯?德?塔恩的舰尾,使她“前后抖动得像一把音叉”转向机构也被击坏。损管队和机械师在油污和煤烟中拼命抢修,谢天谢地,这次只用几分钟就排除了故障,不至于重蹈布吕歇尔的后尘。后遗症是600吨积水,全舰右倾2度,舰艉吃水增加到33英尺。
4点16分,毛奇也被命中了,一个煤舱被击穿,炮弹在副炮甲板爆炸,引起不小的火灾。
狮号再次被留佐命中,先前q炮塔的火势火势还没有得到控制,全舰被浓烟笼罩着。于是留佐将目标转向后面的皇家公主,德弗林格尔见状也将炮口后转,瞄上了玛丽皇后号。
这条26500吨的战舰正被塞德利兹剩下的炮塔猛揍着,在局部上形成了两打一的局面。玛丽皇后用精确的炮火还击,4点17分一发炮弹击中塞德利兹的副炮甲板,使一门150毫米炮失去作用。
4点18分,冯?德?塔恩开始向巴勒姆还击,距离17500码。三分钟后,她自己的炮塔被击中,仅有8人受轻伤,不过一大块松动的装甲板卡住了炮塔转向机构,于是很尴尬的横在右舷30度位置,在后面的战斗中派不上什么用场。
4点23分,她的一发炮弹击中巴勒姆,但很快另一发炮弹在多拉炮塔附近落下,把甲板砸开一个大洞,炮手们跑出来,帮着用铁锤和焊枪把扭曲的甲板整平,以免影响炮塔转向;浓烟通过通气管钻进转向引擎室,那里的人不得不撤离;鱼雷网也被撕破,随时有缠住螺旋桨的危险,必须马上割断。这一片忙乱是在浓烟的掩护下完成的,此时新西兰号已经无法看清对手,开始将炮口转向毛奇。
4点25分,双方距离重新拉近到14400码,玛丽皇后的大限到了,德弗林格尔的一轮齐射有3发落在甲板上,整齐的砸开一排大洞,下一轮炮弹又有两发中标,这些都是在瞬间发生的,根据德国战舰的观察:“舰艏腾起明亮的红色火焰,舰体中部传来低沉的爆炸声,深黑色的碎片在空中飞舞,接着全舰发生剧烈爆炸,桅杆向内侧扭曲倒下,浓黑的油烟将她笼罩起来,越升越高,久久不散。”
几百码后的新西兰和虎号急急转向规避,新西兰号舰桥上的一个军官纪录:“当时虎号正以24节航速跟在玛丽皇后舰艉500码处,后者突然向左打横,然后消失在黑色的浓烟中。我们只能向右舷急转,虎号和我们从她两侧擦过去,大约50码后,烟开始散去,可以看到她舰艉到后桅的部分还在水面上,螺旋桨在空中转动,有人从后部炮塔和舱口爬出。当残骸距离我们舰艉150码时,最后的部分倾覆爆炸,灼热的碎片被吹向空中,落在周围的海面上。”
德国海军官方的记录是:穿甲弹的一次齐射穿过了英国战列巡洋舰玛丽王后号两百五十毫米厚的甲板。开始,她只是引起了一小阵像煤灰那样的灰雾,接着,突然冒出了可怕的黄色火焰和一大片浓密的烟雾。
爆炸使得其一折两段,这艘装有13。5英寸口径大炮的27000吨的战列巡洋舰顷刻间沉入大海,1300名船员中只有九人获救
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英战列巡洋舰舰2沉1伤,而德军只损失了2艘小型驱逐舰。力量对比迅速发生逆转,英军的形势岌岌可危。
贝蒂也看到了这次爆炸,他转过头对狮号舰长说“怎么搞的,一下子损失两艘战斗巡洋舰,我们这些该死的船今天有点毛病”
然后贝蒂命令道:“左舵,给我迎向德国舰队冲过去。”
这种冷静泰然被日后的英国史学家所称颂,接着他下达了一道典型英国式的命令,纳尔逊式的命令:“再近一点接敌”
这倒不是孤注一掷,贝蒂深信他的四艘战列舰马上就会跟上来,到时候有了和火力更甚战巡一筹的战列舰,双方的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他下令让剩下的四艘战巡继续冲向德国舰队。再把希佩尔牵制一会儿,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就会在两支英国舰队的夹击中全军覆灭。当然贝蒂不知道的是,舍尔的公海舰队快要出现在海平面的那头。
关键时刻,掉队的4艘英战列舰果然赶到,巨炮怒吼,弹如雨注,总算压制住了德国舰队。
在英战列舰大口径火炮的轰击下,德国舰队有些顶不住了,希佩尔指挥他的战舰,向东边打边撤,贝蒂紧追不舍。直到发现迎面而来的德国大洋舰队主力时,才发觉上当,急令他的舰队马上进行u型转弯,全速向后退去,同时向杰利科发电呼救,以谋求己方主力舰队大炮的保护,
舍尔见状下令舰队全线追击,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钓上的“鱼”也是他人布下的诱饵。希佩尔则复仇心切,转身率领他的舰队冲在最前面。
18时左右,杰利科的主力舰队从东北方向杀入战场,发现了德大洋舰队的位置。杰利科立即命令舰队变换战斗队形,采用海战中惯常的“t”字头战术,24艘战列舰很快排成一条1。5万码长的作战单行,向东南方向的德大洋舰队猛扑过去。
贝蒂舰队也调转航向,与希佩尔舰队展开ji烈的搏杀。18时20分,希佩尔的旗舰留佐号被英舰密集的炮火击中。而英国的2艘老式装甲舰也被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击中,一炸一沉。
第3战列巡洋舰中队旗舰“无敌”号又被德舰击中,当即炸成两段,舰队司令胡德少将连同全体舰员一同沉入海底。但英国舰队的损失并没有影响主力舰队在数量上的优势,加之杰利科成功地运用“t”字头战术,充分发挥了他的舰炮火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排成平行纵队前进实战中,舰队往往会在交火之前排成一路纵队来迎战敌舰。这就需要每个纵队领航的舰只引领其率领的舰艇左转或右转来排成合适的队形。由于交战双方的舰队都是以高速行进的,因此舰队指挥官们就需要派出侦察舰队,通常由战列巡洋舰和巡洋舰组成,报告敌方的位置,速度,航向等信息,使得舰队能够尽早地排成最有利的队形来迎战敌舰。侦察舰队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对方的侦察舰队获得类似的信息。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己方排成的纵队正好横在对方舰队的前进路线上,构成一个t字或丁字形——己方舰队位于丁字一横的位置,使得己方所有前后主炮和一侧的所有舷炮都能瞄准对方,而对方只有纵队最前方的舰艇的前方主炮能够予以还击。但构成一个t字形队形的计划有很大一部分要取决运气,由于双方都已高速前进,很有可能因为时机没有掌握好,导致自己从丁字的一横变成了一竖,从而被动挨打。
德方一艘接着一艘的排成纵行的战舰,由于前面的挡住了后面的射界,所以在发挥火炮威力方面大大受到了阻碍。更加不利的是,提前转向的贝蒂舰队,已经开始插入德国舰队的后方海面,面对困境,加上英国水兵俘虏的供词,舍尔终于发现他所面队的是整个英国主力舰队。
此时的舰队通常是排成若干平行纵队前进的,相对而言,这一队形机动性更高。若干较短的纵队能比一字长蛇阵更快地转向,同时也能更快的将旗舰(通常位于中心纵队之首)的信号通过探照灯或旗语传递给整个舰队。
而在一字长蛇阵中,位于纵队之首的旗舰上发出的信号往往需要花1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才能被传递到纵队最后的舰船,这是因为战舰烟囱中的冒出的黑烟使人们很难辨认前后发来的信号,每艘船都不得不重复向它后面的或前面的船传递自己所接收的消息。而由于很多消息必须被每艘船确认收到才能付诸实施,因此这样浪费的时间可能会翻倍。(。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展开全部内容
几小时后,设伏在罗赛思港外的德国潜艇向大洋舰队发回了“敌人舰队出航”的电报。而德国的“诱饵舰队”也早在英国人的监视之下。几乎倾巢而出的两支舰队都认为自己的“诱饵战术”获得了成功,他们相向而行奔赴预定战场。这时,无论是舍尔还是杰利科,都未预料到对方舰队已经全数出动。更未预料到在不久之后,他们将亲自参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舰队决战。
就在此时,另外一支舰队在跨越了小半个地球后同样来到了北海。
这支舰队挂着蓝底麒麟踏水旗和中立国旗帜,不紧不慢的通过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大西洋进入北海,航行到了北海一带。
中立国指处于两个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不倾向任何一方,不参与战争并取得法律地位的保持中立状态的国家。一般把中立国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战时中立国也叫“局外中立国”;永久中立国是指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必须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当中立国宣布中立后,既要对交战国保持不偏袒的态度,也要对交战国的任何一方不得予以提供与战争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援助。
而战争开始就立刻宣布中立的中华帝国显然是属于战时中立国的一份子。当一战正式开始后,中华帝国就停止向同盟国输送军火了,至少在明面上是这样。
当然,就算是中立国,派遣一支舰队在这个敏感时期来到北海是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的。不过,虽说这是一支舰队,其实也只有两艘战舰,在茫茫大海之上,两艘战舰的确算不上什么,虽然这两艘战舰实在是太大了点。
平海级高速战列舰。
排水量:42000吨(标准),50000吨(满载)
外形尺度:长255米宽34米吃水10米
动力:12台憋气四型高压燃油锅炉,四台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50000马力推进:实际稳定最大功率170000马力4轴4桨
航速:31节;载油8000吨,续航力:9000海里/19节,10000海里/16节。
武备:十二门四座三联装lk-3型380毫米50倍径主炮,主炮高低射角12门6座双联装150毫米/55倍径副炮;8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2座四联装530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主侧舷装甲320毫米表面渗碳硬化钢,双层装甲甲板,上装甲甲板60-100mm高强度匀质钢,主装甲甲板80-120mm高强度匀质钢,弹yào库侧壁装甲80mm高强度匀质钢,司令塔立面装甲300mm高强度表面渗碳硬化钢。
主炮塔装甲,正面320mm表面渗碳硬化钢,侧面240mm表面渗碳硬化钢,顶部220mm高强度匀质钢,背面200mm表面渗碳硬化钢,炮座320mm表面渗碳硬化钢,
防雷装甲80mm高弹性匀质钢。防雷系统设计要求抵御300公斤tnt炸yào
装甲总重量约18000吨
定员:1000-1200人
平海级战列舰可以说是罗凯手下的巅峰之作。现时大部分国家的军舰主水平装甲大都是布置在主舷侧装甲上方,与主舷侧装甲上方边缘连接,构成一个密闭的装甲盒。
但是罗凯设计的平海级战列舰则不同,它采用了一种装甲堡延展结构的装甲布置方式,其主水平装甲位于主舷侧装甲一半左右位置的腰部,在靠近舷侧的两端以小俯角向下倾斜,延伸到主舷侧装甲的下部位置与之相连,这样的主水平装甲在横截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穹顶,被称为“穹甲”
穹甲顶部位于水线附近,在军舰处于作战常态排水量的时候则往往位于水线以下,这就使得敌方炮弹在穿过其主装甲带后还必须再穿过这层装甲,才能进入该舰的机舱、锅炉舱、副炮弹yào库和主炮弹yào库。
虽然穹甲布置缩小了舰体核心舱室的空间高度,但这个问题在舰体主装甲区的巨大长度上得到弥补,从而保持了该舰核心舱室的空间总量。其380mm主炮弹yào库,锅炉、轮机、副炮弹yào库,高炮弹yào库,锅炉舱到轮机舱的蒸汽输送管道,贯穿全舰的纵向主电缆通道全部布置在了80-120mm穹甲的下方,容纳的设施比大部分其它国家的新式战列舰还多。
这次罗凯手下两艘最强战列舰冒险前往北海,其具体原因除了当事人外对于各国来说都是一个谜团,总之时间能够表明一切,迫于日益强大的中华帝国的海军实力,各国都选择沉默以对。
5月31日14时,贝蒂海军中将率领的英前卫舰队到达了合恩礁以北海域。此时,在贝蒂舰队以东的海面上,希佩尔海军中将率领的德前卫舰队也正按平行的航线向北行驶,其后40海里处是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主力。
贝蒂和希佩尔谁也不知道敌人就在自己不远处,眼看这两只敌对的舰队就要擦肩而过,但命运的玄妙安排硬是把这两个死对头拉在了一起。
希佩尔海军中将在他的旗舰留佐号上收到埃尔平号发现敌情的报告后,即下令所属各舰转向东南,尽量将贝蒂引向大洋舰队主力。
“战斗巡洋舰全速前进,战列舰紧随其后,各舰与主力舰队保持紧密联络”
贝蒂见希佩尔要溜,便下令让舰队立刻追击。他的行动太过急切,以至于手下4艘威力巨大的战列舰未能看清信号而掉队10多海里,这样就使得拥有六艘战列巡洋舰四艘战列舰的舰队变成了以六艘战列巡洋舰对德国五艘战列巡洋舰的局面。贝蒂对希佩尔本来是10比5的实力降为6比5。
3时45分,日德兰海面,英德海军的两支前卫舰队成同向异舷的航行状态,由于贝蒂在速度上稍快一些,他和希佩尔的距离越来越缩短。与此同时,双方的主力舰队——杰利科舰队距此约20海里,舍尔舰队距此约40海里。但在希佩尔的yin*下,贝蒂逐渐向舍尔所在的海域接近,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当然,希佩尔也不知道在贝蒂舰队之外,还有一支由杰利科海军上将亲自率领的规模更庞大的英国舰队,也正向这里驶来。
3点20分,一艘丹麦籍货轮“弗约尔”号经过日德兰半岛以南海面时拉响了汽笛。
塞德利兹号的了望员发现西方海平面上有大片烟柱,两分钟后他开始认出英国战舰的三角桅杆,那是第二分队的新西兰号和不倦号战列巡洋舰,距离15000米。急促的哨音在德国舰队的甲板上响起,此时希佩尔正躺在德弗林格尔宽敞的军官活动室里,手里端着一杯咖啡。
1分钟后,他站在桅杆顶端的火控室中,用望远镜盯着对手:“荣誉和生命将取决于即将开始的恶战,舰桥上忙乱的脚步大约持续了一分钟,然后一切静下来了。
所有水手相互开着玩笑,调整观测仪和望远镜,放大15倍,希佩尔能够看到己方的巡洋舰和鱼雷艇向两侧退去,海平面光滑如镜,敌人的巡洋舰开始露出模糊舰影,接着出现一些大家伙。六艘黑色、肩宽腰阔的战舰排成两列正向这边开来”
与此对应的,当战斗警告在超无畏舰厌战号上响起时,指挥官杰克只得过早结束午茶。
根据这位名叫杰克的上尉回忆:“当时我正坐下来,桌子上有一杯茶,一小块涂黄油的面包和一些果酱,突然军号响起来了,‘战斗准备’我继续喝茶,心想怎么啦?又要做演习吗?突然发觉这次的号声跟平时不一样,来真的了。我抓起手边零碎跑到炮位,好友帕克比我早一步。带着耳机告诉我,他们出来了,加拉蒂已经看见了。”
3点25分,英国人也开始辨认出德国舰队的轮廓,贝蒂决定从尾部横切对方舰列,此刻只等第5战列舰分队赶上来加强火力。实际上英国战巡此刻正以28节航速前进,而托玛斯少将的伊丽莎白女皇级战列舰最高航速才24节,此刻还有6英里远,于是两支舰队的距离再次拉大。
英国战舰排成两列,一侧是狮号、皇家公主、玛丽皇后和虎号,另一侧是新西兰和不倦。贝蒂发现自己的位置还不够南面,无法切断对方后路,第二战巡分队开始转向,跟在第一分队之后排成单列前进。第二巡洋舰分队则率领着第9第13驱逐舰分队冲在前头。战列巡洋舰的枪炮官们开始咒骂,在驱逐舰喷出的油烟中拼命试图估测德国战舰的距离。与此同时,德国舰队开始转向东南,战列巡洋舰将速度减到第二侦察舰队的三艘巡洋舰开上来汇合。
希佩尔记得自己的角色是诱饵,命令舰队掉头南下,寻求舍尔的主力舰队接应。他很了解贝蒂的性格,在去年8月赫尔戈兰湾的战斗中,贝蒂曾经指挥他的战列巡洋舰冲进雷区去追赶德国巡洋舰。现在也一样,不管是不是陷阱,他一定会毫不犹豫跳进来的。
双方舰队开始拉近,距离13英里,炮手们摩拳擦掌,一枚枚粗大的穿甲弹填进炮膛,炮塔开始转动,炮筒升至最大仰角,恶意地指着对方。损管队已经就位,医疗官不时探头往外张望。等待已久的战斗终于开始,继1915年1月24日多格尔沙洲之后,双方战舰重新在这么近的距离上相互打量,希佩尔要挽回名誉,贝蒂则要补偿遗憾,十一艘巨舰雄壮的身躯仿佛传说中的史前巨兽,逐渐拉近距离,沉重而缓慢,就像命运的脚步一样不可抗拒。
“我以为自己会很紧张,实际上一点也不”大多数军官如是想道。
“很难形容当时的感受,就像一场板球比赛,轮到你挥拍了,想道的就是要尽量做好,不要去考虑什么后果。一切都取决于自己,没有人会害怕,没有人会想可能被击沉,在这当口有太多别的要紧事。”德国人的想法。
“舰上的每个人,从锅炉工到指挥官都很清楚,他们正要参与一次泰坦巨人之间的碰撞。这样的机会从开战伊始就停留在每个人的脑中,无数次的计划,无数次的祈祷。从维多利亚时代起大不列颠帝国就牢牢掌握着海权,这次会例外吗?”英国人的骄傲。
皇家海军的6万名官兵和公海舰队的4万5千名官兵期待着,医生开始检查氧气面具和急救箱,炮手把棉球塞进耳朵。历史的转折点就取决于每个人的表现。“幕布已经拉开,演员都已就位。”
“我似乎看到古代勇者的英灵正在远处浪尖上出没,在炮筒前方闪耀,在云层上低语,评论我们这代人的价值。”
希佩尔在吕佐号的控制室中再次交代开火射击的每个环节:“这时候任何错误都将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他把嘴里的雪茄换到另一边,瞪着远处的狮号。
此时德国希佩尔舰队排成两列平行前进,舰列依次是留佐、德弗林格尔、塞德利兹、毛齐和冯?德?塔恩,方向东南。
英国人在右边,打头的是三艘玛丽皇后级,然后是一艘虎级,最后是两艘不倦级。
双方距离20500码,差不多是留佐和德弗林格尔的极限射程,而英国的不倦和新西兰号的射程只有18600码左右,其他英国战巡的13。5英寸炮可以打到23000码距离,虎号可以打到24000码。希佩尔和他的军官们都在纳闷,为什么英国人还没有开火,显然他们的13。5英寸炮具有更远的射程。
根据希佩尔的命令,为了获得更好的射击距离,希佩尔舰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危险区域。数分钟后,希佩尔下令向右舷转2度,进一步拉进双方距离。出乎意料的是,直到18000码,对方依然保持缄默。
狮号上的贝蒂正在焦躁的等待,射击观察员还是没给出信号,德国人已经进入射程,到底是怎么了?
射击观察员的说法是:“可见度时好时坏,这是北海夏季非常典型的天气,薄雾有较大湿度,阳光无法穿透。很不幸的,西方天空很晴朗,地平线清晰,我们舰队的侧面轮廓完全被捕捉到,对方的弹着点也很容易辨认。而我们只能看到德国舰队模糊的轮廓,无法辨认细节,测距员报出的读数也比实际距离大一些。”
紧张气氛在成倍数的增加,德国在最后几分钟已经将射击指挥仪牢牢锁定皇家公主号,就等着旗舰发命令。15000米,最后一次报读数的时候,一声低沉的咆哮响起,旗舰留佐号发出了第一炮。
左舷接敌的旗语升起穿甲弹射击的声音响起,于是炮弹像轰雷一样出膛而去,后面的战舰依次开火,舰列中腾起的黑色烟云中点缀着暗红色火焰,战斗开始了。
14时28分“加拉蒂”号首先向德舰开炮,德舰“埃尔平”也开炮还击,双方展开了一场短暂的炮战。这幕序剧之后,一场总共有265艘各类型军舰,其中英国149艘,德国116艘和10万名左右海军官兵,在400平方英里洋面上展开的日德兰大海战很快就拉开了正剧的战幕。
15时48分,希佩尔命令命令各舰向两万米之外的贝蒂舰队开火,随着德舰发出的第一批炮弹,双方前卫舰队之间的战斗终于打响了。
在德国人开炮后,英国人马上还击,根据纪录,德国舰队3点48分开火,落下的炮弹纷纷打碎了笼罩海面的薄雾,半分钟后狮号的炮弹向那边飞去,接敌的信号旗同时升起。德国战舰从左至右依次分配火力,各自盯着对方舰列中相等位置的对手开火,只有最后的冯?德?塔恩例外,由于数量上少一艘,她瞄准英国舰队最末尾的不倦射击,新西兰号则被忽视了,与虎号一起向毛奇开火。
贝蒂则集中前面两舰的火力攻击留佐,开战伊始英国人表现不佳,第一批炮弹纷纷从德国战舰头顶飞过——依然是测距仪的问题。位于德国舰列另一侧2200码的雷根斯堡号此刻被巨大的水柱和爆炸包围了,处境比战列巡洋舰更危险,虎号找错对手,向这条轻巡洋舰射击了足足10分钟。
德国的12英寸口径大炮的威力比不上英国13。5 5英寸和15英寸的大炮的巨大,但是由于德舰采用了先进的全舰统一方位射击指挥系统,火炮命中率远远高于英舰。
在这种短促的交火中,公海舰队的战舰更有优势。当时德国采用的测距方式比英国的先进。首先由测距仪解算出对手距离,然后在这个读数上增加一定距离,发射第一发,再根据读数发射第二发,最后根据读数减去一定距离发射第三发。
三发的射程间隔相同,时间相近,可以根据弹着点快速修正弹道,这种方式被称为梯次测距。而皇家海军还是采用传统的二分法测距:首先发射一发炮弹,根据弹着点调整下一发射击,直到连续两发炮弹落在对方两舷,再取中间值。用这种方式测出正确距离需要较长时间,加上德国使用的光学瞄准具远远优于英国产品,因此在第一阶段的德舰的命中率较高。
另外,德军的穿甲弹也优于英军。双方交火后,德舰的第一次齐射就命中了贝蒂的舰队,贝蒂的旗舰“狮”号频频被击中。
四点的时候,一枚穿甲弹洞穿“狮”号q炮塔外壁9英寸的装甲板,并在塔内爆炸,半个顶盖被掀到空中,然后重重的砸在甲板上。炮室和装填室中的火yào被引燃,70名官兵几乎在瞬间被杀死。
战舰猛地向右舷转过180度,为敞开的炮塔吹入更多空气,白炽的火舌四处蔓延,眼看殉爆必不可免,炮塔指挥官,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哈维少校已经失去双腿,奄奄一息,他挣扎着爬到通话筒旁,下令关闭弹yào舱门,开始注水,才使2。6万吨的“狮”号免遭覆没的厄运
狮号因此得救,英勇的哈维少校事后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也是本次战斗中给出的第一枚。当火焰蔓延到弹yào库时门刚好被关上,一些战死官兵的手还紧紧抓在把手上。
火焰所到之处,无人幸免,包括在逃生舱口的中尉医疗官和他的担架队也被杀死。他们都是被高温的气体瞬间吞没的,衣服布料还未开始燃烧。死者最后的动作往往是用手护着眼睛,以至死后他们的面容依旧栩栩如生。
三分钟后,更大的灾难发生了,两万吨的不倦号被击中,根据新西兰号鱼雷官的报告:“她的后部中弹,大约集中在主桅和后部炮塔的周围,上层建筑后部冒出大量黑烟,没有观察到火焰,我们以为是交通艇在燃烧。这时我们已经向左转舵,她没有跟上来,也许是转向装置发生故障,两舰的距离逐渐拉大,直到距离我舰右舷500码时,她再次中弹,一发在舰桥,一发在前炮座,炮弹爆炸了,然后一切安静下来,大约有30秒钟。既没有烟也不见火,然后从前往后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
稠密的黑烟和爆炸的闪光把战舰完全淹没,各种东西都被炸到高空,一条50英尺蒸汽推动的哨艇肚皮朝天,足足被炸到200英尺高。”
这让人想起丘吉尔在议会的演讲,无畏舰之间的战斗并不像两名身着重铠的中世纪武士用利剑互砍,而是两个蛋壳在用重锤互砸。1015名官兵就在爆炸中消失了。
德国的s68号鱼雷艇事后从“点缀着数千条肚皮朝天死鱼的海面上”打捞起两名大难不死的幸存者。冯?德?塔恩号在17700码到13450码的距离上累计发射280毫米炮弹52发,150毫米炮弹38发,此刻甲板上欢声雷动,他们击沉了不倦
当消息传到希佩尔那里时,他用怀疑的眼光透过望远镜搜索着海面,来来回回数了几遍,果然对方只有5条船了。于是他赞许的点点头,没说什么,点燃一支新的雪茄,现在双方的数量扯平了。
战斗还在如火如荼,不少参加者并未意识到不倦已经被击沉。就连离她最近的新西兰号战列舰也只有部分人注意到,幕僚向舰长报告说:不倦被击中。于是新西兰将炮口转向德国舰列最末的冯?德?塔恩。这时狮号再次被击中,皇家公主也着火了。
虎号战列巡洋舰的观察哨报告“对方的炮火异常精确,不断对我舰跨射,幸运的是命中不多。我仰着头观察那些炮弹,它们看起来像一个个深蓝色的酒瓶子,直直的好像要飞到你的眼睛里去。最后要么爆炸,要么撞起老大的水花。”
德弗林格尔号上的vonhase则将炮弹形容成“拉长的黑点,越变越大,最后在什么地方炸开。渐渐的我可以预测落点,有些提早落下,有些远远的从头上飞过,有些就会赏光造访本舰。通常它们会溅起巨大的水柱,在空中停留足足有5到10秒钟,水柱从根部到一半高度都是黄绿色的——是苦味酸炸yào。”
贝蒂决定派出驱逐舰争取一点转向的时间。就在他向第13驱逐舰支队发报前,吕佐的一发炮弹准确的擦过主桅,天线不翼而飞。此后的命令只能用灯光告诉皇家公主,再用电报发给全舰队。
4点04分,毛奇在11500码到10400码的距离上向皇家公主射出4发鱼雷,4点11分狮号主注意到舰艉有鱼雷轨迹,另一发从皇家公主的舰底擦过,不知为什么英国的了望哨认为那是来自未交战的右舷,此时在英国舰列左舷的landrail号驱逐舰也报告鱼雷轨迹,同时声称发现潜望镜这条子虚乌有的情报让贝蒂觉得自己正成为潜艇的目标。
几分钟后,两支舰队的距离逐渐拉开,炮手发现炮弹总是过早落下,他们先是瞄准对方水线,接着是瞄准炮塔上部,最后干脆瞄准桅杆,双方都无意在胡乱对射中浪费炮弹,密集的炮声不久即告平息,水手们急着修补,灭火,为下一轮较量做准备。
3点40分,贝蒂发来紧急电报,正咬住五艘德国战巡向东南方开去,看来本土舰队是无法插手了。第3战列巡洋舰分队开始以25节航速离开主力舰队,抢去支援贝蒂。实际上更强大的支援就在贝蒂后方,伊文?托马斯的第5快速战列舰分队正朝着炮声最密集的方向全速赶来,首先发现他们的是德国第二侦察舰队的轻巡洋舰,波迭克少将很快辨认出那是最新式的伊丽莎白女皇级战列舰,赶紧向希佩尔发电报告。
此时距离18600码,英国战舰开火了,波迭克下令一边投放发烟盒,一边尽最大速度逃跑。4点10分,希佩尔觉察到贝蒂的的小动作,下令转向西南,恰巧进入了英国战列舰的射程。
“就像传说中的九头蛇一样,英国佬又变出了四艘强大的战列舰来取代刚沉没的不倦。”德国战史如此记载。
4点06分,英国战列舰的舰炮发话了,巴勒姆瞄准德国战舰炮口的闪光,用15英寸穿甲弹在19000码的距离一炮击中冯?德?塔恩的舰尾,使她“前后抖动得像一把音叉”转向机构也被击坏。损管队和机械师在油污和煤烟中拼命抢修,谢天谢地,这次只用几分钟就排除了故障,不至于重蹈布吕歇尔的后尘。后遗症是600吨积水,全舰右倾2度,舰艉吃水增加到33英尺。
4点16分,毛奇也被命中了,一个煤舱被击穿,炮弹在副炮甲板爆炸,引起不小的火灾。
狮号再次被留佐命中,先前q炮塔的火势火势还没有得到控制,全舰被浓烟笼罩着。于是留佐将目标转向后面的皇家公主,德弗林格尔见状也将炮口后转,瞄上了玛丽皇后号。
这条26500吨的战舰正被塞德利兹剩下的炮塔猛揍着,在局部上形成了两打一的局面。玛丽皇后用精确的炮火还击,4点17分一发炮弹击中塞德利兹的副炮甲板,使一门150毫米炮失去作用。
4点18分,冯?德?塔恩开始向巴勒姆还击,距离17500码。三分钟后,她自己的炮塔被击中,仅有8人受轻伤,不过一大块松动的装甲板卡住了炮塔转向机构,于是很尴尬的横在右舷30度位置,在后面的战斗中派不上什么用场。
4点23分,她的一发炮弹击中巴勒姆,但很快另一发炮弹在多拉炮塔附近落下,把甲板砸开一个大洞,炮手们跑出来,帮着用铁锤和焊枪把扭曲的甲板整平,以免影响炮塔转向;浓烟通过通气管钻进转向引擎室,那里的人不得不撤离;鱼雷网也被撕破,随时有缠住螺旋桨的危险,必须马上割断。这一片忙乱是在浓烟的掩护下完成的,此时新西兰号已经无法看清对手,开始将炮口转向毛奇。
4点25分,双方距离重新拉近到14400码,玛丽皇后的大限到了,德弗林格尔的一轮齐射有3发落在甲板上,整齐的砸开一排大洞,下一轮炮弹又有两发中标,这些都是在瞬间发生的,根据德国战舰的观察:“舰艏腾起明亮的红色火焰,舰体中部传来低沉的爆炸声,深黑色的碎片在空中飞舞,接着全舰发生剧烈爆炸,桅杆向内侧扭曲倒下,浓黑的油烟将她笼罩起来,越升越高,久久不散。”
几百码后的新西兰和虎号急急转向规避,新西兰号舰桥上的一个军官纪录:“当时虎号正以24节航速跟在玛丽皇后舰艉500码处,后者突然向左打横,然后消失在黑色的浓烟中。我们只能向右舷急转,虎号和我们从她两侧擦过去,大约50码后,烟开始散去,可以看到她舰艉到后桅的部分还在水面上,螺旋桨在空中转动,有人从后部炮塔和舱口爬出。当残骸距离我们舰艉150码时,最后的部分倾覆爆炸,灼热的碎片被吹向空中,落在周围的海面上。”
德国海军官方的记录是:穿甲弹的一次齐射穿过了英国战列巡洋舰玛丽王后号两百五十毫米厚的甲板。开始,她只是引起了一小阵像煤灰那样的灰雾,接着,突然冒出了可怕的黄色火焰和一大片浓密的烟雾。
爆炸使得其一折两段,这艘装有13。5英寸口径大炮的27000吨的战列巡洋舰顷刻间沉入大海,1300名船员中只有九人获救
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英战列巡洋舰舰2沉1伤,而德军只损失了2艘小型驱逐舰。力量对比迅速发生逆转,英军的形势岌岌可危。
贝蒂也看到了这次爆炸,他转过头对狮号舰长说“怎么搞的,一下子损失两艘战斗巡洋舰,我们这些该死的船今天有点毛病”
然后贝蒂命令道:“左舵,给我迎向德国舰队冲过去。”
这种冷静泰然被日后的英国史学家所称颂,接着他下达了一道典型英国式的命令,纳尔逊式的命令:“再近一点接敌”
这倒不是孤注一掷,贝蒂深信他的四艘战列舰马上就会跟上来,到时候有了和火力更甚战巡一筹的战列舰,双方的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他下令让剩下的四艘战巡继续冲向德国舰队。再把希佩尔牵制一会儿,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就会在两支英国舰队的夹击中全军覆灭。当然贝蒂不知道的是,舍尔的公海舰队快要出现在海平面的那头。
关键时刻,掉队的4艘英战列舰果然赶到,巨炮怒吼,弹如雨注,总算压制住了德国舰队。
在英战列舰大口径火炮的轰击下,德国舰队有些顶不住了,希佩尔指挥他的战舰,向东边打边撤,贝蒂紧追不舍。直到发现迎面而来的德国大洋舰队主力时,才发觉上当,急令他的舰队马上进行u型转弯,全速向后退去,同时向杰利科发电呼救,以谋求己方主力舰队大炮的保护,
舍尔见状下令舰队全线追击,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钓上的“鱼”也是他人布下的诱饵。希佩尔则复仇心切,转身率领他的舰队冲在最前面。
18时左右,杰利科的主力舰队从东北方向杀入战场,发现了德大洋舰队的位置。杰利科立即命令舰队变换战斗队形,采用海战中惯常的“t”字头战术,24艘战列舰很快排成一条1。5万码长的作战单行,向东南方向的德大洋舰队猛扑过去。
贝蒂舰队也调转航向,与希佩尔舰队展开ji烈的搏杀。18时20分,希佩尔的旗舰留佐号被英舰密集的炮火击中。而英国的2艘老式装甲舰也被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击中,一炸一沉。
第3战列巡洋舰中队旗舰“无敌”号又被德舰击中,当即炸成两段,舰队司令胡德少将连同全体舰员一同沉入海底。但英国舰队的损失并没有影响主力舰队在数量上的优势,加之杰利科成功地运用“t”字头战术,充分发挥了他的舰炮火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排成平行纵队前进实战中,舰队往往会在交火之前排成一路纵队来迎战敌舰。这就需要每个纵队领航的舰只引领其率领的舰艇左转或右转来排成合适的队形。由于交战双方的舰队都是以高速行进的,因此舰队指挥官们就需要派出侦察舰队,通常由战列巡洋舰和巡洋舰组成,报告敌方的位置,速度,航向等信息,使得舰队能够尽早地排成最有利的队形来迎战敌舰。侦察舰队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对方的侦察舰队获得类似的信息。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己方排成的纵队正好横在对方舰队的前进路线上,构成一个t字或丁字形——己方舰队位于丁字一横的位置,使得己方所有前后主炮和一侧的所有舷炮都能瞄准对方,而对方只有纵队最前方的舰艇的前方主炮能够予以还击。但构成一个t字形队形的计划有很大一部分要取决运气,由于双方都已高速前进,很有可能因为时机没有掌握好,导致自己从丁字的一横变成了一竖,从而被动挨打。
德方一艘接着一艘的排成纵行的战舰,由于前面的挡住了后面的射界,所以在发挥火炮威力方面大大受到了阻碍。更加不利的是,提前转向的贝蒂舰队,已经开始插入德国舰队的后方海面,面对困境,加上英国水兵俘虏的供词,舍尔终于发现他所面队的是整个英国主力舰队。
此时的舰队通常是排成若干平行纵队前进的,相对而言,这一队形机动性更高。若干较短的纵队能比一字长蛇阵更快地转向,同时也能更快的将旗舰(通常位于中心纵队之首)的信号通过探照灯或旗语传递给整个舰队。
而在一字长蛇阵中,位于纵队之首的旗舰上发出的信号往往需要花1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才能被传递到纵队最后的舰船,这是因为战舰烟囱中的冒出的黑烟使人们很难辨认前后发来的信号,每艘船都不得不重复向它后面的或前面的船传递自己所接收的消息。而由于很多消息必须被每艘船确认收到才能付诸实施,因此这样浪费的时间可能会翻倍。(。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展开全部内容